-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古诗文选修 第四单元 庖丁解牛巩固练习
(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 )( 原文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上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C项,“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错,应该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封建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重点考查结合有关文化常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答题方法:①联想推断法;②句式推断法;③语法推断法;④语境推断法;⑤邻字推断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错,宇文化及杀害来护儿时,炀帝也被捉拿了,原文为:“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于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事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 时间顺序颠倒 )、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1.理解文章内容,理解庄子寓言的本意;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7.走近作者 庄周( 公元前369—前286 ),战国时期宋国蒙( 河南 )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周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其主要作品为《庄子》。 《庄子》今存33篇,书中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鲁迅先生赞誉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其散文对后世影响很深。 (一)自主思悟 1.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第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庖丁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将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第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并谨慎小心,尊重规律,运用规律。 2.梁惠王所领悟到的养生之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社会如牛体一样错综复杂,充满矛盾,而生存其中的人都应如庖丁解牛一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自然,避开矛盾,不强行,拒妄为,那么便自然可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了。 (二)深入探究 1.“养生主”的本意是什么? 《养生主》是《庄子》内篇之三,主旨是探究养生之要的,总论就两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一句,“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为一句。第一句是庄子名言,大喊两个累( 殆 ),慨叹人生苦短,内省诸心,看穿了,也就不必痴迷和贪得。既然不能苦生,当然就不免碰到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