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说“木叶”》2.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说“木叶”》2

2—3段: “木叶”是什么呢? 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 “树叶”呢?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 “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 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 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 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 吗? 引而不发,层层剥笋,深入浅出。 2—3段: “木叶”是什么呢? 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 “树叶”呢?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 “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 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 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 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 吗? 齐读4—6段: “木”具有哪两种艺术特征?“木”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艺术特征? 意象带着暗示性进入诗歌,就营造了不同意境。 意象带着暗示性进入诗歌,就营造了不同意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 高 杜甫 颔联写登高所见山上之景,因风急, 故落叶纷纷、萧萧而下;因风急,故长江 波涛汹涌,滚滚而来。写秋意之深,景界 之阔,蕴含着杜甫沉郁、悲凉之感。 研读4—6段,圈划文章引用的古诗词句的核心意象。看看“木”、“树”、“落 木”、“落叶”“黄叶”、“木叶”这些意 象分别体现了怎样的诗歌意境?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野田黄雀行 曹 植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 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 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 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 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 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 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宝剑虽利却不在 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 何必? 课文摘录: 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 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问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答 柳 恽 吴 均 催轴:即催车上路。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 原陆:高原和平陆。 尝风霜之苦。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问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答 柳 恽 吴 均 催轴:即催车上路。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 原陆:高原和平陆。 尝风霜之苦。 后四句意思: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去 到哪里呢?今后会面恐不容易,面对临别之景, 更觉满目凄然。 “秋月照层岭”两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 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 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 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 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 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肃杀气氛。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午阴嘉树清圆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美女篇 曹 植 妖:妖娆; 闲:娴静。 冉冉:柔软下垂的样子。 那个容貌美丽 性格文静的姑娘, 正在乡间岔路口忙 着采桑。桑树的枝 条柔柔的垂摆,采 下的桑叶翩翩飘 落。 译文: 原文摘录: 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 与佳期兮夕张。 ——屈原《楚辞·湘夫人》 湘夫人:湘水之神,女性。一说即舜二妃娥皇 和女英。 帝子:犹天帝之子。因舜妃是帝尧之女,故称。 眇眇:望而不见的样子。愁予:使我发愁。 袅袅:绵长不绝的样子。 白薠:一种近水生的秋草。 骋望:放眼远眺。 佳期:与佳人的约会。张:陈设。 译文: 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我已忧愁满怀望 眼欲穿。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