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度关注高中政治课必修教材的修订 提高2014年高考复习教学的质量
八问:如何看待大练习答案与高考试题答案的差异? 2012年全国新课标试题第38题第(2)问,“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治疗量;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九问:怎样对待社会热点?怎样进行高效率解读社会热点? 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4:1改为l:1。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 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 ②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③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 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 子 【世界排名前八位的奢侈品】 1、一颗童心。2、生生不息的信念。3、背包走天下的健康体魄。4、愉悦和舒心的创业环境。5、安稳平和的睡眠。6、享受属于自己空间与时间的生活。7、品味美好的心情。 8、自由的心态与宽广的胸襟。 元旦快乐 阖家幸福 邮箱:tjj_123_tjj@ 博客:/u/1081848187 QQ:1443808735 第三框框题由“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改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1.关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由“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现改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2.“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主要表现”,增加了“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平等协商。” 3.第三目“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中,“对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改为:“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4.第三目活动框中关于“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有许多条件”,增加了“我国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五、文化生活教材的修订情况介绍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单元由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构成。原教材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开。修订后的教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统领第四单元,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路径、根本任务等方面,展开说明。 修订后,本单元的框架结构,以文化建设为主题,内含两条线索。一是三课之间的递进关系:为何建设、建设什么、如何建设,这三者立足于中国,着眼于当代。二是贯穿三课的两个视角:国家的文化建设、个体的文化生活。其中,第八课从个人生活的层面,讲当代文化生活的现象和特点,提出了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建设的问题。第九课从国家建设的层面,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道路,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第十课分别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讲述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阐述了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文化建设。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的核心是“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主要叙述了当代我国社会文化生活的状态,从大众传媒与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的发展态势出发,提出必须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总结出来“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但是,实际生活中阳光下有阴影,必须学会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提高辨识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九课课题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修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框题由“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修改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主要讲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路径。 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由此强调,建设社会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