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解读.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解读

* * * * * 古诗问答模式解说 一、分析意境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的画面(优美) 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例析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二、分析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 2、结合诗句解释手法(具体)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 答题套路 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请分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句 的艺术手法。 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把抽象的感情(无穷无尽的离愁)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迢迢不断的春水),(2)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3) 三、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 3、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具体) 答题套路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如( ),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四、鉴赏语言(炼字)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含义(准确,结合诗句) 2、结合诗句描述景象(具体,展开联想)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 答题套路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2007全国)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五、鉴赏关键词语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 1、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方面) 2、分析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形式方面) 北京十一学校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提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回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六、判断观点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 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 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007山东) 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也不相称。 七、对比鉴赏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答题步骤: 1、找出相关的比较点(题眼) 2、对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 汴河曲  [唐]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