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专门靠红包车赚钱.PDF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人专门靠红包车赚钱

A07 民生新闻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责编:高文玉 美编:居长玉 校对:孙静 南农大学生调研共享单车发现 有人专门靠“红包车”赚钱 随着共享单车的爆红,监管不力、安全事 问题中,79.6%的市民使用频次大于每月1-3 解锁红包车,骑行10分钟以上,500米以外停 自己,不顾他人。” 故、资源浪费等问题又把它推向了风口浪尖。 次,有近20%的市民表示每天都会使用共享单 靠在规定地点,就可获得1-100元不等的红 市民对共享单车的使用存在哪些疑虑?南京农 车。但调查结果显示,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年 包。原本是解决自行车乱停问题的“良剂”,却 便携座椅成为新隐患 业大学工学院宁浦绿行共享单车调研服务团利 龄分段中,大于45岁的仅占11%,而在18岁到 又被一些贪小便宜的人钻了空子。 用暑期时间进行了调研。 30岁之间的使用者高于67%。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些人专门靠赚取 宁浦绿行调研服务队的同学还发现,共享单 “一些年龄较大的市民不会通过手机扫码、 这些红包为业。老手一般都是身骑小黄车,手 车便携座椅已经在网上热卖,有商家甚至为共享 九成被调查对象选择共享单车 解锁、付款,被迫在共享单车的使用上望而却 推摩拜,如果再有本事一点儿,估计可以骑三 单车“量身打造”,标注出便携座椅可安装在哪些 步。我们采访过一些老年人,他们也想使用共 辆。他们被叫做‘红包猎人’,用两部手机两个 共享单车品牌上。共享单车是禁止私自加装座 “我们采取实地调查和问卷发放的形式,花 享单车,但是没人教他们怎么用。”吕明月介绍。 账号,一晚上刷上八九十上百元并不难。”吕明 椅,这种火热现象存在的安全隐患让人胆寒。 费7天时间在浦口区11个单车投放点进行了 月介绍,“这种行为看似没有破坏规则,但大部 调查还显示,90%的市民对共享单车的未 调研。”调研团队队长、南农大工学院交通运输 有人专门靠“红包车”赚钱 门市民对‘良剂’沦落为‘挣钱工具’感到无奈。” 来持乐观的发展态度。“我们相信通过政府、企 专业大二学生吕明月介绍,“团队共发放问卷 此外,谈到使用共享单车时“最厌恶的行 业、市民的共同努力,共享单车能越来越发挥其 160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360份,其中选择 7天的实地调查发现,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为”时,市民王某表示:“每当发现有人给单车上 优势,达到便民利民的目的。” 共享单车出行的市民高达92%。” 尤为严重。据了解,有共享单车采用发红包的 私锁甚至损坏二维码就很气愤。共享单车给了 通讯员 沈洁漪 邵刚 “你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有多少?”在这个 方式来约束大家乱停放的行为,只要用户扫码 大家使用的权利,他们却将其变成私有物,方便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王晶卉 “绿色侦探”查出54种入侵植物 晨报讯(通讯员 李垚 张艳华 交汇点· 科42属54种。此外,他们还结合频度、盖 南京晨报记者 端木)盛夏七月,南京林业大 度、多度、高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评 学教学科研基地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他 估了这些植物的入侵程度和对生物多样性 们手拿标尺,为每一株小草测“身高”,肩扛 的影响。 相机,为每一种植物拍“证件照”,这就是来 调查结束后,团队将他们的调查成果凝练 自生物与环境学院的“绿色侦探”暑期社会 成近百页的调查报告,为白马基地的入侵植 实践团队。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核查每种 物防治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给今后监 花草的“居住证”,识别乡土植物中的“外来 测和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子”。 得到了基地管理人员的一致好评。不仅如 经过一周的调查,“绿色侦探”团队取 此,团队还深入周围乡村,积极开展问卷调 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总共采集草本植物 查,普及生物安全知识,提高村民的入侵植物 图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