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超级学案文言文实词推断修改.docVIP

备考2018超级学案文言文实词推断修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考2018超级学案文言文实词推断修改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学案 一、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常见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也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一)字形推断法 如:用“ 纟”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 缢于庭树 《孔雀东南飞》 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资料集装箱】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财物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页”与脑袋有关 ; “辶”与“行走”有关  “自”与鼻子有关 ;“王”“玉”与玉有关 ; “目” “见” 与眼有关 ……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4)径造庐访成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 (7)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9)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10)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1)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12)天台生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shà)飏于前 (二)通假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例如: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3)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三)对应推断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一个词也好,一个句子也好,如果形式比较整齐,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字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相同或相近,就是相反。例如: 1.追亡逐北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5、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推断练习】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文过饰非 (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7、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8、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1、 通五经,贯六艺 (四)邻字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 1、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推断练习】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 2、行将为人所并。 3、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 (五)语法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例如: 1、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 2、鄂侯争之急,辨之疾,(纣王)故脯鄂侯 【推断练习】 1、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2、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 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4、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六)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