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中文代词和副词.ppt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中文代词和副词

文言文 代词与副词 ;一、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是: “吾”、“余”、 “我”、 “予” “之”。它们都相当于“我”或“我的”,有时也可表示“我们”或“我们的”。 ;此外:“臣、愚、不肖、小人、仆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第二人称代词有:“尔”、“而”、“汝(女)”、“乃(迺)”、“若”“子”。它们都相当于“你”、“你们”或“你的”、“你们的”。 ; 文言第二人称代词中的“尔”、“汝”具有感情色彩,它们是不拘礼节,很随便的称呼,一般只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亲密者之间的称呼,否则就表示对对方的不尊重。 ;第三人称代词是: “之” “彼” “其” “厥”;※瑜请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 (之:指代曹操); ※募有能捕之(指代毒蛇)者, 当其租入。 ;“其”字用作定语,相当于“他的”、“他们的”。 ;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除“余”、“予”这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外,其它所有人称代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都可以表示多数。 ;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 它们的后面加上“侪”“辈”“属” “曹”“等” “族” “徒”字表示多数。“吾辈、尔曹、尔等、吾属” 。 ;(2)指示代词 ;※彼(那个)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那些)古书之不存。 ※以故其(那)后名之曰:“褒禅” ※微夫(那)人之力不及此;有:“是”、“斯”“之”、‘然”、“尔”、“若”等。这些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此”、“这”、“这个”、“这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这样)也 ※出若(这样)入若(这样),天下莫不平均 ;古汉语指示代词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词-“他”,既非远指,也非近指,而是另有所指,相当于现汉的“别的”、“其他的”。;3、虚指和无指代词 ;“无指”,即排除一切对象。文言的“无指代词”主要是“莫”和“无”,相当于“没有誰”、“没有什么” ;(3)疑问代词 ;二、副词;文言文中虚词中,副词的数量是最多的,分类也是最复杂的。它总共分为九类: 程度、范围、时间、 肯定、否定、情态、 频率 语气、谦敬;一、程度副词 ;《捕蛇者说》:余闻而愈悲。 (愈:更加) 《狼》:途中两狼,缀行甚。 (“甚”:“很”) 《口技》:以为妙绝。 ( “绝”:“极点”) 《五人》: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少:稍微);二、范围副词 ;2、表范围有限:但、特、徒、第、直、独、止、仅、啻、惟、唯;第二课时;直好世俗之乐。 (直:只是)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是)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独:只有) 室仅方丈。 (仅:只有);*;3、表总共或共同:凡、共、俱、并、同、相、相与。 ;三、时间副词;*;2、表正进行或正巧 : 方、会、适、质 ;3、表时间短:俄、俄而、有顷、顷刻、少顷、旋、寻、斯须、少间、未几、既而、已而。;4、表动作将发生: 行、行将、且、方且、垂。;5、表时间终结: 卒、终、遂、竟 、讫、果;6、时间紧迫急剧的: 急、遽、猝(卒) 、立、即、忽;四、情态副词 ; 《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诚”作“实在”讲,表示一种情态。) 《口技》: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 “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 ) 《陈涉世家》:尉果笞广。 “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 《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 “故”作“故意”讲,表情态。;七、语气副词 ;五、肯定副词 ;八、谦敬副词;《出师表》: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 ;九、频率副词 屡、数、辄、每、频、累;*;何、曷—问事物,相当于“什么”;问原因、情况,相当于“为什么、怎么”。“何”如果指代处所,相当于“什么地方”。 ;安、焉、奚——问情况、原因,相当于“怎么、为什么”;问处所,相当于“哪儿”。;胡、恶——“胡”只问情况、原因,相当于“怎么、为什么”;“恶”问原因和处所。;综上所述,古汉语疑问代词 问人的有: “誰”、“孰”; 问事物的有:“何”、“曷”; 问原因、情况、处所的有:“何、安、焉、奚、胡、恶”。 这些疑问代词有时互相通用。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