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事与情节story and plot
故事与情节Story and plot 戴亚楠 2012211033 story The chronological sequence of events. Story analysis examines the chronological scale and coherence of the action sequence. The basic question concerning story structure is What happens next? action A sequence of acts and events; the sum of events constituting a story line on a narratives level of action. An action unit or narreme (Dorfman 1969) is a distinct point (or small segment) on the story line. plot The logical and causal structure of a story. The basic question concerning plot structure is Why does this happen? 一,故事story,话语discourse的区分 传统的两分法如内容与形式,内容与文体等等。将内容视作不变量,文体是变量。 什克洛夫和艾亨鲍姆提出故事 与情节 的区分。故事指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的事件,情节指对这些素材的艺术处理或形式上的加工。 1966,托多罗夫Todorov提出故事是表达的对象,话语是表达的形式。 热奈特提出三分法。故事,即被叙述的内容。叙事话语,即用于叙述故事的口头或笔头的话语,在文学中,也就是读者所读到的文本。叙述行为,产生话语的行为或过程。在书面叙事中难以应用,因为叙述过程通常不可知。 里蒙-凯南的三分法。故事story,文本text,叙述行为narration。 米克-巴尔的三分法。故事,叙述文本,叙述技巧。 把故事视为结构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主张,并得到当代叙事学的认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故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各部分互相依存和制约,并在结构中显示其价值。 第二,故事又是一个具有一定转换规律的稳定结构。 第三,故事独立于它所运用的媒介和技巧。可以用文字,电影镜头,或者舞蹈动作来表达。 里蒙-凯南在《叙事性虚构作品》一书中提出故事从三个方面独立于话语: 一是独立于作家的写作风格; 二是独立于作者采用的语言种类; 三是独立于不同的媒介或符号系统。 话语与故事的重合 承认故事的独立性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生活经验的首要性。无论话语层次怎么表达,读者总是依据生活经验来建构独立于话语的故事。 例子: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住刘姥姥,“不必说了” 。一面便问,“你荣大爷在哪里呢?”《红楼梦》 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是热的。《围城》 如果说在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话语和故事只是偶有重合,那么在现代派小说中,话语与故事的重合则屡见不鲜。读者常常感到不能依据生活经验来建构独立于话语的故事,有些段落甚至是无故事内容可言的纯文字“游戏”。 例子:荒野拍打过库尔兹的脑袋,你们瞧,这脑袋就像个球——一个象牙球。 康拉德《黑暗的心》 卡夫卡的《变形记》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古典情节观 《诗学》 亚里士多德把情节定义为对事件的安排。“情节是对行动的模仿; 所说的情节是事件的组合。” 事件主要指人物行动,行动action是由某些人物表达的,行动决定人物性格,行动是戏剧模仿的对象。 强调诗人对事件及其关系进行的重新理解与展示 如何安排事件,组织情节? 有机完整性 不应该将发生在同一人身上的所有事件都作为叙述对象 大小比例的合理布局。整一性原则 情节突转 传统情节观 特点:将情节看做故事的一部分,强调情节结构的完整性。 在亚里士多德的情节观基础上,关于情节有很多经验式的点评。 罗伯特兄弟——小说故事可能千变万化,但是,情节却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因此“仅仅”从情节概述看,我们很难判断具体作品的优劣档次。 特罗洛普——人物性格更为重要,因为情节仅仅是展现人物个性的一种手段。 (Forster)福斯特——以人物为叙述重点的小说,或是以行动为情节线条的小说,都只能满足读者粗浅的好奇心,它们仅仅是讲述“故事”,而不是建构“情节”;虽然“情节”与“故事”都是“关于多个事件的叙述”,但“情节”强调的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小说家在安排故事事件时,应该在情节结构中设置一些使得主体发展,人物性格产生突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