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新定位养老,兼顾情及法
重新定位养老,兼顾情及法6月26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家庭养老重新定位,将现行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至此,我国已有5000年历史的“养儿防老”传统观念有望改变。此外,“常回家看看”、“拒绝啃老”是否适合写入法律,草案中与此相关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
“啃老”已成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话题背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小魏,如今因为不找工作,靠父母养活而被父母告上法庭,要求其搬家。北京房山法院已受理了此案。父亲老魏在起诉书中称,小魏毕业于北京大学,体格健壮,曾在北京燕山石化工作,于2001年买断了16年的工龄,从此游手好闲,坐吃山空,迄今为止,已逾10年。还有一个事件在当前很火,网友称之为史上最荒唐的“啃老”事件——2011年7月,河北石家庄电视台《情感密码》栏目曾播出了一期节目“我给儿子当孙子”。当事人是一对身强力壮的夫妻,大学毕业后闲在家里看电视、打电脑,全靠当搬运工的父亲过日子,一日三餐要靠父亲,连儿媳的内衣也要父亲洗。
实际上,近年来,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并有增长的趋势。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中,有些结婚新房靠父母全付或者首付,有些常年在父母家中“蹭吃蹭喝”,有些生下孩子后让父母帮助带,费用全由父母贴补……
立法禁止“啃老”是否行得通
“啃老族”,给老年父母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和精神负担。2011年初,江苏省曾拟立法,规定禁止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啃老”,老年人可拒绝子女经济资助的要求,子女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立法禁止“啃老”,赞成者认为,当道德不再约束“缺德”时,依法治理就是必然。反对者表示,立法限制“啃老”没有可操作性,啃到什么程度算违法?
有学者指出,伴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最初的“啃吃啃穿”逐步升级为“啃房啃车”。有人戏言,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儿啃老”。
“啃老”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养老模式有关。我国长期以来以家庭养老为主,沿袭着“反哺”式养老传统,父母与子女很难像西方国家那样分得清清楚楚。尤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些都让“被啃”的父母和啃老的子女觉得“啃”得当然。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421”的家庭结构使子女无暇顾及对老人的照顾,一些老人反而希望“被啃”,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与子女共同承担生活压力。
可以说,“啃老”虽然发生在个体身上,却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缓解“啃老”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努力,需要政策的联动机制。
“常回家看看”能否避免“孤独死”
话题背景:与“啃老”相对应的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孤独死”。6月20日,株洲市59岁独居生活的李建设,死后一周被邻居发现;不久,附近一小区的一名约60岁的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人发觉。一个月两起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并不是个例。
“孤独死”是指在没有任何人照顾的情况下死去的意思。“孤独死”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由日本人提出。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据统计,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到“十二五”期末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不少“空巢家庭”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老人普遍存在生活困难、生活无人照顾、生命时常受到威胁等问题。而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则是更巨大的伤害。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将“常回家看看”入法,是有关方面重视“空巢老人”问题的表现,是政府部门在民生问题上的进步。
立法应多些可操作性
“常回家看看”是否该入法,围绕这一规定,社会上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终于开始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常回家看看”属于道德、私人事务的范畴,适用于公共领域的法律不应过分介入。此外,草案中如何界定“经常”也引起了争议。一个月回家一次是经常,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也是经常,半年回家一次算不算经常?“常回家看看”如果写入法律,是否意味着如果以后子女没有回家探望父母,父母就可以把子女告上法庭?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院长何文炯认为:“首先常回家看看入法是件好事,有助于发扬敬老美德,但是如何操作和保障的确值得研究。”
也有学者提出,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讲,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比如企业为员工提供带薪假期,也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样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法律也落到实处了。”
从倡导“常回家看看”到禁止子女“啃老”,这些法律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要培养职高生英语自习能力.doc
- 装饰工程施工变更及处理漫谈.doc
- 要学好初中数学 语言培养不可却.doc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演戏乐在享受投资赢在耐心.doc
- 要对学生及民族高度负责任.doc
- 要打造一个及谐特教学校.doc
- 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电梯安全使用及管理.doc
- 要重视中小学校园隐性伤害问题.doc
- 血液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研究.doc
- 要抓紧普及少数民族新闻学基本知识.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