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中国骨质疏抡杂志 1998年11月第4卷第4期 7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赵燕玲 朱传荣 丁桂芝 刘忠厚 吉淑芳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增龄而出现 建的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称为一个基
的严重影响老年人,多见于女性健康的疾病。 本的多细胞骨单位(BMU)。这个骨单位通过生
1948年AlbrightF.首次提出绝经导致的雌激 物偶联机制进行不断的细胞活化骨吸收一骨形
素缺乏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1960年 成(AR—F)进行骨转换,构成一个个骨重建周
B.c.E.Nordin根据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 期 正常人每十分钟完成一次骨重建 这种周期
究,又提出钙缺乏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理 的多少和速度快慢就显示了骨转换的情况。在
论。此后各国学者在大量的研究中,不仅对雌激 骨转换中,一个完整的周期内骨形成时间远远
素缺乏、钙缺乏是如何导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大于骨吸收时间。2~3周内的骨吸收需3~4个
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发现了许多极其重 月的骨形成才能替代,且在骨小梁和皮质骨内
要的新病因理论,这些发现进一步明确了原发 膜表面的每个完整的BMU重建周期中会丢失
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也给原发性骨质疏松 约0.O03mm (吸收0.05mm ,形成0.047mm。)。
症的防治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骨转换增加意味着骨重建(Remodeling)增加,
产生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就是骨吸收作用 也就是说骨丢失增加。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
与骨形成作用失衡,大量的骨吸收作用使骨量 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时,骨折的发生就不可避
减少、质量下降 然而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失衡 免
呢?这就是发病机理的研究所在。原发性骨质疏 另一方面,骨吸收的增强取决于破骨细胞
松症分为T型(绝经后骨质疏松)、II型(老年性 的生成率、作用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属于单核巨
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橙 分型不同其骨质 噬细胞家庭的破骨细胞,由血细胞前体分化而
疏松的发生机制就不同要搞清楚这种失衡的 来。它的骨吸收部位主要在骨内膜刷状缘下的
原因,先让我们复习一下骨重建问题。 透明带部位。活化的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
正常情况下骨吸收与骨形成通过偶联机制 胞是高度极化了的细胞,它通过产生蛋白溶酶
维持平衡,这种作用是通过破骨细胞和成骨细 和氢离子在适宜的酸性环境中始动破骨。
胞作用来完成的。在骨生长过程中首先激活成 尽管目前对破骨过程始动与调节的分子机
骨细胞,在不同骨表面,以不同的速度成骨,再 制仍不甚明了,但 往的研究证实,多种激素和
激活破骨细胞在不同骨表面,以不同的速度对 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破骨细胞前体增殖并分化成
旧骨进行吸收,从而改变骨的大小和形状,称之 为成熟的破骨细胞,直接激活成熟的多核破骨
为骨形成(Modeling).而通过一种尚不明确的 细胞的功能,导致骨吸收的增加。相反,也有一
偶联机制使成骨细胞制造出健康的结实的新骨 些激素和细胞因子能阻断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
来不断代替不正常的和旧的骨骼称为骨重建 增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多核破骨
(Remodeling)。美国的HM.Frost将参与骨重 细胞,使其凋亡失去破骨的功能,从而使骨吸收
作者单位: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赵燕玲 吉淑芳),中国骨质疏妊杂志社(丁桂芝 刘忠厚)、石景山医院(朱传荣)
74 CHINESEJOURNALOFOSTE0P0ROSISV0]4No.41998
得到抑制。 素的这种抑制作用使骨吸收与骨形成处于一种
近年来普遍认同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 平衡状态。而当雌激素缺乏时,这种抑制大大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