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ξ - 资源科学.pdf

四川盆地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ξ - 资源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盆地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ξ - 资源科学

自 然 资 源 1997 年第 1 期                     1997 年 1 月 NATURAL RESOURCES 四川盆地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李来胜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 重庆  630716) 提  要  通过对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同纬度地区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年总量及季节分配规 律的对比分析 , 探讨了四川盆地气候资源优势及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四川盆地热、水条件优于长江中 下游地区 , 全年日照时数较少 , 但总辐射中散射辐射占 50 % —70 % , 基本可满足作物的需求。开发冬水 ( ) 田、推广稻田半旱式免耕水旱轮作, 扩大双季稻和麦 油 、稻、稻三熟制 , 建立四川柑桔生产基地是 促进本地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开发  利用 1  农业气候资源优势 4 2 四川盆地面积约 20 ×10 km , 海拔 300 —600m ,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 冬暖春 早 , 夏长秋短 , 热量丰富 , 雨量充沛 , 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11  热量丰富 ( ) 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 160 —185 ℃, 最冷月 1 月 平均气温 6 —8 ℃, 比长江中下游 同纬度地区高2 —4 ℃, 极端最低气温盆西成都、盆北南充、盆东重庆、盆南泸州分别为 - 46 、- 28 、- 18 、- 08 ℃, 而湖北的汉口、安徽的安庆、江苏的南京、上海分别为 - 181 、- 125 、- 140 、- 94 ℃。盆地内无霜期较长 , 除西部约 300d 外 , 其余地区达 320 —340d , 长江中下游各地仅 240 —280d 。暖冬有利于柑桔等亚热带作物安全越冬; 麦 类、油菜等小春作物越冬无明显停止生长期 , 有利于幼穗分化和形成大穗。 四川盆地春季温度回升快 , 3 月上旬开始明显回暖 , 3 月中旬平均气温可达 12 —15 ℃, 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 3 —5 ℃, 小春作物生长速度快 , 成熟期一般比长江中下游提前 7 — 15d , 有利于大春作物早播、早栽 , 如水稻、玉米和棉花的安全播种期平均提早 15d 左右。 盆地内多数地区 ≥0 ℃积温6 000 —6 700 ℃, ≥10 ℃积温 5 300 —5 900 ℃, 比长江中下游高 400 —800 ℃。由此表明 , 四川盆地内热量条件能满足作物一年两熟的需求 , 沿江河谷低海 拔地区可一年三熟 , 并适宜柑桔、桑树、茶树等亚热带作物的良好生长。 夏、秋季盆地内的热量条件不及长江中下游。9 月中下旬是四川盆地秋季降温最快的 时段 , 平均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各地偏低 1 —3 ℃。年平均气温 17 —18 ℃的地区 , 6 —11 月积 温仅相当于长江中下游年均温 15 —17 ℃地区同期的积温。该时段的热量条件对晚秋作物 , 尤其对双季晚稻开花灌浆不利。 收稿日期 : ; 收到修改稿日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1995-2003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