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涵义的经济学解读及法学解读.docVIP

信用涵义的经济学解读及法学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用涵义的经济学解读及法学解读

信用涵义的经济学解读和法学解读   信用中国-   发布日期:2005-10-13 【在线投稿】   一个比较的视角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任何意见)   许多学者已用"信用危机"概括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现状,信用缺失的现象遍布于各个领域:假货从80年代开始到今天愈演愈烈;在资本市场,大量的上市公司做假账;在劳动力市场上,假合同,假雇佣,欺诈勒索等行为也层出不穷;在建筑市场上,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金融诈骗、赖帐失信行为使得正常的商业活动难以进行,这一切都是社会缺乏信用的表现和结果。这种低信用状况对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造成极大的损害,使得社会整体交易成本增加,并将长期制约经济的健康运行。   信用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从社会发展进程看,我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过渡时期,一方面传统体制依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存在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市场体制的基本制度尚未完善。从西方成熟市场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在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上同样经历过这种信用危机的阶段,经过艰苦努力,完善信用法律制度,建立信用体系,使得经济步入健康运行的轨道。因此,我们认为信用缺失根本的原因是制度的缺失,信用失范的原因是制度失范。信用中国打造中国信用服务业第一网站,信用是通过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体现出来的,对于行为的规范与调整是法律的基本功能,当市场的基本行为缺乏法律规范,市场的秩序也必然混乱。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命题提出之后,面对我国信用状况恶劣,人们提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命题,事实上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就离不开交易;而要交易,就离不开信用基础。信用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法律界和经济界共同关注的课题,研究信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当前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典草案抛出信用权的规定,但是对于何为信用,信用的起源与演变,不同学科对于信用的立理解各不相同,我们认为呼唤代替不了法律制度,应该剔除浮躁之气,静心从信用的基本概念开始研究。建立信用体系的根本在于制定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而完善信用法律体系的基础在于民商法对于信用的准确把握和精巧的设计,因此本文从经济学和民商法的角度剖析信用的内涵,为正确把握信用,建立信用体系奠定概念基础。   一、金融学视野中信用及其对民商法的启示   信用形成于古代而兴盛于现代商业活动和金融领域之中,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而又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法律范畴和社会现象,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从经济范畴看,信用是维系一切正常社会关系的纽带,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是市场运行的第一驱动力,信用则是第二驱动力,因为信用可以变作资本并且放大企业的利润率。信用问题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通常状况下,信用是克服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非正式的合约安排。从发生时间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前者容易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而后者则容易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信用缺失实际上是欺诈性地追求自利。信用的重要作用在于减少交易费用,而信用的缺失则会增加交易费用,使得原本可以发生的交易不能够维系下去,社会发展也就会因此失去应有的动力。是否讲信用,是市场主体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所作的理性选择。   经济学的分析有助于法学研究,事实上法律规范的设计应将经济的分析纳入视野。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对于信用的研究纷至杳来,但是规范信用落到实处则是法律制度的设计与运行。   (一)信用的经济学界定   经济学一般认为,信用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体现在货币的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两个方面。[1]从经济角度看,信用是指二元主体或多元主体之间,以某种经济生活需要为目的,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2]信用行为发生时,授信人提供一定的价值物,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受信人予以偿还并结束信用关系。意即以现有的财物或货币,回复将来支付的一种承诺。   在经济学理论中,信用所涉及的民事主体的能力,不是一般性、综合性的经济能力,而专指以偿债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能力。简言之,信用就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就获取资金、货物和服务的一种能力。在采取信用方式的交易过程中永远存在着一种风险,因为受信方应在一定期限内付款,这个期限必须得到授信方的认可,如果受信方不履行或不能履行付款义务,授信方则遭受损失。信用中国打造中国信用服务业第一网站,风险直接来自于商品交换双方的给付行为与对待给付行为之间的时间差,它使得所期待的对待给付处于不确定状态。而信用的作用就在于使将来的对待给付行为变得更加可以预期、更为确定,从而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