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化树》女性主义解读
《绿化树》女性主义解读摘 要: 《绿化树》是一部反映饥荒岁月里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的小说。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从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男主人公心理等方面来剖析其中充盈着的男性中心主义意识。
关键词: 张贤亮 小说《绿化树》 女性主义解读 男性中心主义意识
《绿化树》是张贤亮于198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它叙述了刚劳改释放的知识青年章永璘在西北地区一个偏僻荒凉的农场就业的经历,以独到的视角和真切的感情审视残酷的社会环境中饥饿的苦难和困顿的灵魂,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作为一部影响较大的反思小说,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在小说中充盈着男性中心主义意识。
马缨花与章永璘的组合,让人联想到《莺莺传》中的崔莺莺与张生,《霍小玉传》的霍小玉和李益,等等。章永璘是知识分子,而马缨花是农场上最美丽的年轻妇女,这样的搭配正好符合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才子配佳人”模式。王蒙在评价张贤亮的作品时就曾表示:“他的作品中几乎老是离不开说得俗一点就是落难公子和慧眼识君佳人的模式。”
作为“佳人”的马缨花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一个生命力顽强的单身母亲。她是农场里最美丽的女人,虽然文化素质不高,未脱粗俗,但她有情有义,善良,富有同情心,勤劳能干,乐观向上,像“马缨花”这种植物一样“喜光,耐干旱瘠薄”。和所有“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一样,她深爱着章永璘,甘愿为他奉献一切、牺牲一切,正是她为章永璘从压抑迷茫走向超越自我提供了物质的、感情的前提条件,让落难才子章永璘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章永璘心中,马缨花就像是支持着他走向光明大道的美丽的“绿化树”。
正因此,章永璘对马缨花心存感激也萌生爱意。然而,章永璘对马缨花的依恋并不同于一般情侣间的爱恋,他表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儿子对母亲的依赖。马缨花是“佳人”,但也同时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小说开头部分提到了章永璘是“一米七八的个子,只有四十四公斤,可以说是皮包骨头”,这样,男主人公的羸弱和女主人公的丰满形成了鲜明对比,外形上女强男弱,暗示了一种颠覆传统的身份对调,两人之间女方成为保护者而男方变为受保护者,这就如同母亲保护儿子,儿子依赖母亲一样。和马缨花初次见面时,马缨花说“你别累着。”这样带着关切语气的话使他感动不已。当章永璘的尊严遭遇营业部主任的捉弄时,马缨花适时地出现为他解了围。在章永璘备受饥饿煎熬时,她用白馍、土豆、杂合饭等食物使章永璘恢复成为正常人。她爱听章永璘讲童话,她为章永璘开辟了一块阅读《资本论》、实现灵魂救赎的空间。当章永璘对马缨花产生欲念的时候,是马缨花一句像母亲口吻的劝导:“你还是好好读你的书吧。”给他的精神世界带来极大的震撼。马缨花给予了章永璘极大的母性关怀,这正是章永璘所强烈渴望的。章永璘在之前四年的劳改生活里几乎没见过什么女人,而今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可以让他离开这里。他想念母亲,“我没有钱,但我有好多话寄给我妈妈”。母亲是一个可以给他关爱,让他倾诉心思的对象。有母亲在的地方,便有家的感觉,而每提到他所住的宿舍,他称其为家但总要在上面加上一个双引号,因为这个地方给不了他家的温暖。他所向往的是马缨花充溢着温馨的小屋,那里“更有一种异样的充实”,那种“充实”正是一种家所带来的精神的满足。这样,马缨花的小屋便成为章永璘精神上的家。而马缨花则在章永璘强烈渴望母爱时成为其母亲的替代品,母亲就理应为儿子无条件付出,这也是后来为何章永璘心安理得地享受马缨花的款待的思想前提。
事实上,章永璘与马缨花的恋人关系是畸形的,一方面是如上文所述的“才子”把“佳人”视为“母亲”,另一方面则是“佳人”爱上“才子”只是一种传统意识在作怪。马缨花会爱上章永璘,是源于传统女性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崇文”意识。她对读书人有一种自幼潜藏在心中的崇敬,她所崇敬的读书人遭受困苦,同情和怜悯油然而生,由敬生爱,由怜生爱。“她似乎只觉得念书是好事,是男人应该做的事,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脑子里却没有什么目的性”,“她把有一个男人在她旁边正正经经地念书,当做童年时的一个憧憬,一个美丽的梦,也是中国妇女的一个古老的传统的幻想”,在爱情的世界里,马缨花没有自我,她只是在重温一个祖辈们的梦。马缨花对章永璘无私的爱与奉献,其实并不是从她个人独立自主的思想观念出发,而是出于她潜意识里对传统观念的认同和遵循。明确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何马缨花不选择海喜喜这样的劳动能手而偏偏看上了章永璘这样一个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的“右派”,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马缨花从一开始就对章永璘格外关照,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里还如此无私地款待他。
两人尽管在外形上是女强男弱,暗示了一种依赖关系的对调,但在地位上却依然是遵循中国封建传统伦理上的男强女弱。几乎所有的才子佳人小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