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概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超前校正的装置 第三节 滞后校正 第四节 滞后-超前校正 第五节 PID控制器及其参数调整 方法一 表一 Z-N 第一法 自动控制理论 方法二 令Ti=∞,Td=0 图7-6 具有比例控制器的闭环系统 * *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超前校正 第三节 滞后校正 第四节 滞后-超前校正 第五节 PID控制器及其参数的整定 第六节 MATLAB用于控制系统的矫正 自动控制理论 控制系统校正的方法 图6-2 校正装置的种类 (1)有源校正装置 (2)无源校正装置 超前校正的装置 图6-3 自动控制理论 图6-4 图6-5 自动控制理论 图6-6 自动控制理论 基于根轨迹法的超前校正 例6-1 已知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ξ=0.5,ωn=4 解:1)对原系统分析 图6-9 2)确定希望的闭环极点 自动控制理论 3)计算超前校正装置在sd处产生的超前角 4)确定超前校正装置的零、极点 5)求K和Kv值 图6-10 超前校正装置 自动控制理论 6)检验极点sd是否对系统的动态起主导作用 图6-11 校正后系统的框图 基于频率响应法的超前校正 例6-2 已知 系数Kv=20s-1,r=50°,20lgKg=10dB 解: 自动控制理论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 1)调整开环增益K,满足Kv的要求 2)绘制校正前系统的伯特图,由图得 自动控制理论 图6-12 校正前和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 3)计算相位超前角和α值 4)确定Gc(s)的零、极点 自动控制理论 5)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图6-13 校正后系统的方框图 串联校正的主要特点 1)利用超前校正装置的相位超前特性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 2)超前校正会使系统瞬态响应的速度变快 3)超前校正一般适用于系统的稳态精度能满足要求而其动态性能需要校正的场合 滞后校正的装置 图6-14 滞后校正装置的伯德图 自动控制理论 基于根轨迹法的滞后校正 例 一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假设在图中的sd点,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百其开环增益偏小,不能满足稳态精度要求 加滞后校正装置的目的: 1)使校正后的系统的闭环主导极点紧靠于sd点 2)使校正后的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的增大 自动控制理论 要求Gc(s)的零、极点必须靠近坐标原点,其目的: 1)使Gc(s)在sd处产生的滞后角小于5° 2)使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增益能增大β倍。 例6-3 已知 自动控制理论 图6-17 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 1)作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解: 2)由性能指标,确定闭环系统的希望主导极点sd 自动控制理论 3)确定校正系统在sd处的增益 4)确定β值 5)由作图求得Gc(s)的零、极点 自动控制理论 基于频率响应的滞后校正 例6-4 1)调整K 解: 2)作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 自动控制理论 3)选择新的ωc 4)确定β值 自动控制理论 5)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 滞后校正的主要特点 1)利用滞后校正装置的高 频值衰减特性 2) 校正后系统的ωc变小,系 统的带宽变窄,瞬态响应变快 3) 滞后校正适用系统的动 态性能好,而静态精度偏低 的场合 自动控制理论 图6-18 滞后-超前校正的装置 图6-19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 图6-21 图6-20 自动控制理论 基于根轨迹法的滞后-超前校正 例6-5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为ξ=0.5,ωn=5s-1和Kv=80s-1 1)对未校正系统分析 解: 图6-23 2)确定希望的闭环主导极点 自动控制理论 3)选择新的Kc 4)计算sd处相角的缺额 自动控制理论 5)T1和β值的确定 自动控制理论 图6-24 由图解得: 6)根据β值选取T2 图6-25 自动控制理论 基于频率法的滞后-超前校正 例 1)求K值 解: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 自动控制理论 3、确定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ωc 4、确定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的转折频率 自动控制理论 图6-26 超前部分传递函数的确定 校正前系统在ω=1.5s-1处的幅值为 +13dB,要求Gc(s)的超前部分在 ω=1.5s-1处产生-13dB幅值.由作 图得: 自动控制理论 Gc(s)的超前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图7-1 控制系统 图7-3 具有25%超调量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 图7-4 受控对象的单位阶跃响应 图7-5 S形响应曲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物理1-3圆周运动概要.ppt
- 大学物理(注册勘察设备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1概要.ppt
- 大学物理上册(马文蔚主编、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概要.doc
- 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概要.ppt
- 大学教师的职业规划概要.ppt
- 大学图书馆设计参考2016概要.ppt
- 大学物理-运动学概要.ppt
- 大学物理作业11.1概要.ppt
- 大学物理力学复习概要.ppt
- 大学物理农林版第一章概要.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