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书与类书.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书与类书

政书 一、政书的定义 政书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 人称典制体史书,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简言之,政书是辑录文献中的典章制度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以便查考的工具书。 政书之名源于明代钱溥的《秘图书目》。司马迁《史记》的“八书”首次记述典章制度,班固《汉书》将“八书”改写为“十志”,後世史书多以“志”来记述各朝典章制度。 最早创造政书这种体裁是唐代刘秩所编的《政典》。杜佑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和扩大, 编成《通典》。《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政书著作, 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政书。但“政书”之名, 出现较晚, 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总目》, 仿明代钱溥的《秘阁书目》,在史部设置了“ 政书类”,“政书” 这个名称才正式见于典籍。 二、政书的类型 1、通史式政书 2、断代式政书 3、汇编式政书 4、专类式政书 1、通史式政书 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是把古今制度联系起来记载的,以《十通》、《历代兵制》《营造法式》为代表。 2、断代式政书 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又称为“会要” 。如《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会要辑稿》、《春秋会要》、《秦会要》等 。 3、汇编式政书(历朝会典、会要) 是把当时制定的原文件汇集成册的政书,如《大明会典》、《大清会典》等 。 4、专类式政书 是专门记载某一方面制度的政书。 如:《唐律疏义》、《大清律例》等。 类书 一、类书的定义 类书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和“资料汇编”式的工具书。其内容范围几乎无所不包,广泛辑录诗文词语、人物典故、名物史实、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等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方面的知识。 中国古代类书编撰历经了三国魏至隋代的萌芽与初始时期、唐至元代的发展与成熟时期、明至清代中叶的繁荣与鼎盛时期、清末的衰落与消亡时期等四个阶段, 大约跨越1500 年上下。 从晋荀勖《中经新簿》 至清《四库全书总目》,见诸历代书目著录的类书有700 余种之多, 而现存的不过三百种上下。类书不仅是了解古代知识全貌的工具,而且也是古代文献资料的渊薮。 二、类书的特点: 原文摘取 :部分文献保持完整,引文明确。 分类编排 :文献的再编辑,分类体系严密。 3、包罗百科 :资料网络恢弘,有专门类书和综合之别。 三、类书编撰目的: 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书籍逐渐增多的时候, 一个人不可能遍读天下书,客观上需要将一种或多种文献资料分门别类地抄纂在一起, 以利于检寻和阅览。特别是那些偏好附庸风雅、喜与文人学士品文赋诗的最高统治者, 为着要掌握很多的文献资料,以便取用自如,必须有一部类辑群书的简要本子,这便出现了类书。 四、类书的起源: 稽类书之缘起, 所从远矣。中国的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 而在这之前已出现的训诂词典———《尔雅》, 虽然主要是为了解说经书中的语词训诂而作,并非类书,但其分类编次内容的体例,开创了后代类书之先河。宋代王应麟在《玉海》中说:“类书之书,始于《皇览》”。 类事,是我国古代早期对类书的称呼,《旧唐书.经籍志》有“类事类”,著录类书二十二部。《新唐书.艺文志》改为“类书类”,相沿至今。王应麟认为《皇览》是第一部类书。《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三陆楫《三今说海》提要云:“考割裂古书,分隶门目者,始魏缪袭、王象之《皇览》”。孙冯翼《问经堂丛书》辑本《皇览》序云:“其书采集经传,以类相从,实为类书之权舆”。此外如清代学者邵晋涵、章学诚等都主张此说。 五、类书举要: 1、《北堂书钞》是虞世南在隋朝大业年间任秘书郎时所作。 《郡斋读书志》载,是书有173卷,分80部801类,今见本仅19部,可见多有散佚。《北堂书钞》引书八百余种,诗文集尚不在内,其中十之亡九,但仍保存了大量的史料,且为隋以前古书,辑佚用途甚大。 2、《艺文类聚》是唐初高祖李渊时所撰修的一部类书。 全书100卷、46部、727 子目。《艺文类聚》的排序结构,展示了综合性的大型类书分类体系的新格局,奠定了综合性的大型类书分类思想的基石,大大地拓宽了类书的领地,是类书编纂的大进步。然而, 《艺文类聚》在子目的归部以及子目内容的收录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 3、《初学记》三十卷,唐代徐坚等著 此书凡23部313子目,每子目又分为叙事、事对、诗文三部分。 其叙事部分经过精心编排,把类事连缀起来,成为一篇说明文章。 其事对,则罗列对偶词语,并注明典出。 其诗文则类似于《艺文类聚》。 4、《太平广记》五百卷,宋代李昉等著 此书凡92类,150多细目,太平兴国三年成书。在《四库总目》中有这样的记载:“所采书三百四十五种,古来逸闻琐事、僻籍遗文,咸在焉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