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状光合细菌生长培养和特征.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糊状光合细菌生长培养和特征

糊状光合细菌的生长培养与特征 摘 要:糊状光合细菌制品所用菌种,经鉴定属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dedomonas spheroides)。在增殖培养后,浓缩成糊状光合细菌,再培养7~9 d后,吸收光谱值(OD)可达到1.908,其产品跟踪检测浓缩比可达到40B1,水分含量小于94%,生物量为1.2%~2.0%,比活率为95%~203%。经2年贮藏,糊状光合细菌的复活性能及技术指标稳定,不影响使用价值。 关键词:糊状光合细菌;培养;球形红假单胞菌 球形红假单胞菌( Rhodopdedomonas spheroides),大多数单个,稍有成链二分裂繁殖,细 胞以球形为主。可在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培养液 中补加硫胺素等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生长。在鱼 (虾)类生活的水域中,经常有排泄物和分解产物污 染水质。球形红假单胞菌能利用此种物质而得到增 殖,并可使水质净化、病菌难以发展,从而改善养殖 环境。研究使用证明,液体状态的光合细菌,在水产 养殖池中使用时,菌体细胞自然沉降困难;保质期较 短,包装运输成本偏高。经过2年的研究,开发生产 出1种糊状的光合细菌,使之性质得以改善。 收稿日期:1998-12-17 作者简介:常仁亮(1941-),男,湖北武汉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水产食品加工及水产动物营养剂 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样品 由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5光合细菌的 生产性应用推广6课题组提供。 1.2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采用(RCVBN培养基)[1]。敞开式 富集培养基成分为:CH3COONa,3 g/L;NaCl,0.1 g/L;(NH4)2SO4,0.3 g/L;MgSO4#7H2O,0.2 g/L; KH2PO4,0.5 g/L;K2HPO4,0.3 g/L;柠檬酸铁3.35 mg/L。 1.3 培养条件 光照厌氧培养,采取人工连续光照,光量强度约 1 000 lx,温度28~32e;敞开式培养,采用静置培 养,每日早晚搅拌1次;种子培养,采用封闭式连续 搅拌培养。 1.4 糊状光合细菌原菌液的制备 取自液体培养的光合细菌菌液,用电位仪测定 菌液的电位决定离子(Pdi)。一般情况下,经过7 d 培养的菌液的Pdi为32 mV。添加絮凝剂使Pdi至 -132 mV,在弱碱的作用下使菌液中Pdi升至+ 132 mV。形成絮状后调节Pdi为32 mV。经陈化、 过滤即形成糊状光合细菌产品。 1.5 糊状光合细菌的培养 将上述光合细菌浓缩后,浓缩比为40B1,取26 g左右糊状光合细菌,加入7 000 ml的培养液,以 15%接种量液体光合细菌培养为对照。 1.6 生长状态的测定 1.6.1 培养周期生长情况 糊状光合细菌的培养 周期一般为7 d。每隔24 h测定1次生长情况,测 定其OD660 nm值。 1.6.2 pH对生长影响的测定 初始pH和生长过 程中pH,都能影响菌体的生长,同时也能反映培养液的污染情况[2]。采用ZD-2型自动电位滴定测 定pH。 1.6.3 糊状光合细菌的水分测定、生物量(干菌丝) 和比活率的测定 水分和生物量按常规方法测定。 比活率测定是将糊状物解吸后,在培养液中培养后 测定OD660 nm值[3]。取5组糊状光合细菌样品,前3 组样品是当年生产的糊状光合细菌,第2组样品是 存贮了1年的样品,第3组样品是存贮了2年的样 品,对照组采用新鲜菌种培养。接种是按生产方式 15%种子量接种,培养时间7~9 d。 2 结果与讨论 2.1 糊状光合细菌的生长 糊状光合细菌的生长情况见图1。在封闭式容 器中,用液体菌种的光合细菌,经过24 h培养OD 值可以达到0.43。再经过96 h培养,即120 h可以 达到OD660 nm峰值1.78,每周可以收获1次,生长周 期一般为7 d。经浓缩后的糊状光合细菌,按相同的 比例接种,70 h内生长缓慢,78 h后OD值可达到 0.75,再经过147 h培养OD值可达到1.908。说明 糊状光合细菌在培养液中约有3 d的缓释过程。经 过缓释后的菌体生长比未浓缩的菌体生长繁殖旺 盛。 图1 糊状光合细菌(PS)和液体光合细菌(LS)的OD生长 曲线(培养温度30e,光强1 000 lx,生长周期216 h, 厌氧) Fig.1 Growth curves of pasty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and liquid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2.2 光合细菌浓缩后吸光值回归分析 光合细菌浓缩前后吸光值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糊状光合细菌OD值 Table1 OD value of pasty photosynthetic bacteria(N=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