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制——正式形成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ppt

内阁制——正式形成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阁制——正式形成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专制时代晚期的 政治形态 一、内阁制的形成 1.废丞相,权分六部 2.内阁制的形成 二、军机处 1.康熙:南书房 2.雍正:军机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积极: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皇权,恢复发展经 济,抵御外敌侵略,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进行 大规模工程建设,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消极:地方自主性、能动性受压制;皇帝独断、 随意,决策易出错;形成惟上是从、因循守旧之 风,官僚机构膨胀,助长官僚主义;后期妨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束缚生产力。 三、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①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 防止丞相“专权乱政”,进一步加强皇权 (1)明太祖:殿阁大学士 —— 奠定基础 (2)明成祖:内阁制 ——正式形成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对皇权 作用 职权 相似 内阁制 丞相制 丞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参与决策 侍从顾问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首辅 丞相 太祖 成祖 宣宗 神宗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O X(时期) 侍从顾问 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特点: 机构精简 办事效率高 外界干扰少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直接原因:西北用兵,防止 军事机密泄露 根本原因:加强专制统治, 巩固政权 密折出现前地方与中央(皇帝)的沟通方式 上一级地方(或中央)官员 皇帝 密折出现后地方与中央(皇帝)的沟通方式: 地方官员 皇帝 地方官员 3.密折制 2.奠定近代中国的版图 3.理藩院 4.改土归流 夏、商、周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秦 清朝 (公元前221年——1912年) 秦 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中外朝制度 汉承秦制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二府三司 行省制 内阁制 军机处 皇帝制 *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