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高雄立空中大学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98-2「社會心理學」授課重點資料
第一章:社會心理學理論與研究方法
從本能論觀點,強調本能(instinct)的重要理論學派,當屬心理分析理論,該理論對於社會行為的解釋著重於人的本能與潛意識,該理論的學者認為人有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這些本能會透過潛意識的歷程進而表現於在的行為上,而使人的行為受其本能所影響。(P.16)
學習理論對社會心理學有很大的影響,無論是態度的形成與改變、偏見或暴力行為,都可以用學習理論來解釋。社會心理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理論---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Thibaut Kelley, 1959;Homan,1974)即是採取學習觀點,該理論將社會行為視為一種交換,一種給予與取得(give-and-take)的關係,雙方在互動關係中得到酬賞(reward)與付出成本(cost),這些酬賞與成本會影響雙方之後的社會互動。如果酬賞大於成本,互動就會繼續,但如果成本大於酬賞,互動就會停止。( P.18)
角色觀點的理論在討論到決定行為的因素時,並不以個人的人格、態度與動機來解釋,而是從角色、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t),以及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來解釋行為。( P.18)
採取認知觀點的學者常使用「基模」的概念,來探討人的內在心理歷程。基模式對某些對象或概念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知識,他是一個人將過去所經驗的事情組織起來而形成的,當眼前的情境將適當的基模激發起來後,此基模就會影響此人對新事件的知覺與解釋,也會影響其後續的行為。( P.21)
社會心學家指出,在影響人類社會行為的眾多動機中,維持一致性、追求正向自我與追求正確是三種重要的基本動機。社會心理學理論中最能說明人有維持一致性的動機的理論便是Festinger(1957)的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與Heider(1958)的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認知失調理論指出,當一個人的認知、態度或行為之間有不一制的情形發生時,他會試圖做些改變以維持它們之間的一致性。Heider的平衡理論前提也是假定人類有維持一致性的動機,該理論的重點是放在我們對不同人、事、物的好惡是否達到平衡,當有不平衡的狀態發生時,我們會努力將不平衡改變至平衡的狀態。 ( P.23)
第二章:社會認知
從知覺者本身所受的影響來說,我們在與他人互動前,如果已經對對方形成假設,我們往往會將焦點在能夠證明此假設的訊息,而忽略與此假設不一致的訊息,此稱為「證實性的假設考驗」(confirmatory hypothesistesting)。( P.54)
「自我應驗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當我們預期互動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時,我們的預期就會影響我們如何對待他,而此對待方式又會使對方表現出他被預期的行為,從而使原來的預期成真,彷彿對方的行為應驗了我們對他的預言一般。( P.55)
定錨策略法:定錨策略法是估計某一數值的過程,先從某個值開始,然後在依新的狀況來調整它。依照你用功的程度(例:每天讀書五小時)來判斷某位朋友有多用功。 ( P.66)
第三章:人際知覺
「月暈效果」(halo effect)是隱含的人格理論中最常見的現象。通常是指一個人如果有一些正向特質,則知覺者就會假定他擁有其他正向特質;反之,如果有些負面特質,則知覺者也會假定他有其他的負面特質。( P.74)
為什麼突顯的特徵特別會影響印象的形成呢?主要有幾個原因:(1)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吸引較多的注意(Me Arthur, 1981)。(2)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被認為有較大的影響力。(3)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得到比較極端的評價(Taylor, Fiske, Close, Anderson, Ruderman, 1977),及(4)突顯的刺激或行為會增加印象的一致性(Taylor, 1981)。( P.76)
在整體印象的加成(累加)模式運用,如我們知道一個人是聰明的、溫暖的、有錢的,但同時又是不善辭令、穿著邋遢的,則對他會形成如何的印象呢?首先必須看我們對每一個特質的個人主觀評價為何?例如以+10表是很喜歡這個特質,-10表示不喜歡這個特質,如果我們認為「聰明」是個人非常喜歡的特質則給+10,「溫暖」也是+10,「有錢」+7,「不善辭令」-2,「穿著邋遢」-4,則對此人形成的整體印象是(+10)+(+10)+(+7)+(-2)+(-4)=+21。 ( P.77)
平均模式(The Averaging Model)認為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是根據我們對此人所有特質主觀評價的平均數,而非總和而得(Anderson, 1965, 1974;Anderson Alexa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doc
- 0105国中自然7下备课生物.doc
- 02全国化学卷9.doc
- 0-6岁婴幼儿一体化亲子教育的研究-江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doc
- 08静电场边值的唯一性定理.ppt
- 05年二轮练习4遗传变异转基因.ppt
- 0202成衣种颣报告五乙-鹿峰国小.ppt
- 106高压氧在产科疾病的应用.ppt
- 10团队角色测验演示文稿.ppt
- 111应用于涉及危险货物意外事故的医疗急救指引.ppt
- 2025教育硕士检测卷及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5教育硕士检测卷及答案详解【全优】.docx
- 2025教育硕士检测卷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2025教育硕士检测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STMicroelectronics 系列:STM32F1 系列_(14).STM32F1系列的RTC模块及应用.docx
- 2025教育硕士检测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docx
- STMicroelectronics 系列:STM32F1 系列_(15).STM32F1系列的外部存储器接口.docx
- 2025教育硕士检测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2025教育硕士检测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2025教育硕士检测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