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不需要孔子陪酒.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因斯坦不需要孔子陪酒

爱因斯坦不需要孔子陪酒孔子尽管长期被尊为“圣人”,但他在其故国的功用却并非仅供祭拜。鲁迅在论及孔子的时候,曾经说过:“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其实,能成为“敲门砖”,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废止了科举,又不读经,他老人家连敲门的作用都没有,就被人们弃之若敝履。文革初期被红卫兵砸了墓碑刨了坟茔的悲惨遭遇且不去说了,1970年代批林彪的时候,更是被莫名其妙地拉出来陪斗。近年来,孔夫子似乎开始交上了好运。“国学热”几乎就是“孔子热”,读经之声不绝于耳。塑像也到处矗立,还被拍成了电影。国家斥巨资,全世界到处办“孔子学院”,周游列国变成周游世界。更经于丹女士的巧手,把他烹饪成了一锅“鸡汤”,用于滋补国人心灵。日前又传来消息,瑞士国要在上海举办一场“爱因斯坦展览”,中国方面打算将“孔子展览”与“爱因斯坦展览”合并到一道展出。爱因斯坦展览是庆祝中国和瑞士建交60年活动的一部分,在这场盛大的庆典盛宴上,邀请孔子“陪酒”。回首往事,从“陪斗”到“陪酒”,该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进步啊! 不过,今年以来,又似乎流年不利。先是有人在皇城中心为他竖立起巨型塑像,可还没站稳脚跟,又被悄悄地挪到不知哪个角落里去了。这一次,瑞士方面又拒绝了孔子。他们不同意中国方面提出的将孔子生平展跟爱因斯坦纪念展捆绑在一起进行全球巡展。原因据说是因为中国方面要求删除“历史内容”。尽管有关人士予以否认,但很难排除这一嫌疑。因为此前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个展览在北京举办时,就因为中国科技馆要求删除这些内容,而与瑞士方面产生龃龉。有关方面人士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在事关科学的爱因斯坦展览上谈及世界历史。他们甚至表示,担心游客不会理解,一场谈论和展现负面事件(比如德国国家社会党、迫害犹太人以及与此相关的集中营)的展览可以传递和平和宽容的信息。而更早一些的2002年,以色列也曾取消过一次跟爱因斯坦有关的展览,其原因也是因为中国方面要求删除历史内容。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开创了相对论,改变了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但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人权捍卫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要我还能有所选择,我就只想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这个国家中所实行的是: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公民自由意味着人们有用言语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可能有的任何信念。这些条件目前在德国都不存在。那些对国际谅解事业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在那里正受到迫害,其中就有一些是一流的艺术家。”这样的理念,与二千多年前的孔子的精神是相通的。我相信,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如孔子那样的贤哲的政治理想。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和内在完整性,文化交流和对话,不是一个外在的拼接,而是内在的沟通。如果文化官员在幕后都不能很好地沟通和相互理解,把爱因斯坦和孔子生拉硬拽到一起,一厢情愿地拉郎配,只能产生更多的隔膜和尴尬。 然而,据中方的有关人士称,这个混搭的全球巡展,是一个精彩的“文化创意”。“谈的过程中,三方提出一个想法,是否能把孔子生平放到一起?当时谈下来,三方都非常兴奋。”不过,在这个所谓的“文化创意”中,让人看到的是那些文化官员的影子,他们让孔子扮演这样一个陪同接待的角色,这显然跟孔子无关,也跟爱因斯坦无关。 爱因斯坦说:“有一个现象的明显程度已经让我毛骨悚然,这便是我们的人性已经远远落后我们的科学技术了。”不理解爱因斯坦及其所处的时代,不理解他所向往的人类共同的精神价值,不理解其作为犹太人的伦理诉求,实际上也无法从根本上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的根本精神。几乎为同时代的现代人,尚且不能理解爱因斯坦及其民族的历史文化,拉来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又有何益?!看来,缺乏文化上的深度理解和沟通的所谓“展览创意”基本上是一些杂碎扯淡。 对于本土的贤哲而言,扮演文化上的“陪酒先生”的角色,同样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今天,孔子像可以塑得更高,孔子学院也可以办到哪怕是人迹罕至的荒岛上,但无论如何,孔子始终是作为一种道具而存在,而且往往是一次性的道具。无论是政治道具,还是文化道具,乃至商业道具,其“用过即扔”的工具性,一直没有改变。 不过,此事的荒谬之处,其实用不着我来批评,爱因斯坦本人早已作出了精辟的评判――“任何一个有智力的笨蛋都可以把事情搞得更大,更复杂,也更激烈。”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