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省多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模式和经验
贵州省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模式和经验
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07〕11号)中,逐步构建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科教结合为纽带,信息化建设为先导,科技特派员、示范园区和专家大院为补充,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方面已经形成具有贵州特点的一些模式和经验。为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模式和经验主要是:
1. 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机构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工作,我省已经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初具规模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中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现有9个市(州、地)、88个县(市、区、特区)、乡镇1455个乡镇均设立了农技推广站。有1428个乡镇建立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建立乡镇畜牧站1027个、乡镇农经站209个。乡镇农推、农经、畜牧“三站”定编20058人,实际在职人员15971人。近年来,我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组织实施“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引进国际农业先进技术”、“农业科技跨越计划”、“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研究与示范项目”、“贵州省动植物育种专项”等一大批农业科技项目。以实施农业科学技术项目为载体,突出需求导向,加强项目衔接,强化管理创新,推动科研新突破,配套组装并推广一大批先进农业技术,为科技兴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8年,全省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首次分别突破1000万亩,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普及率分别达到93.69%和88.67%;超级稻达到213万亩,比上年增加7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育苗移栽普及率分别达到64.58%和73.42%。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分别达到2397万亩和3173万亩。完成牛输配改良52万头,三元杂交猪比重达到66%。完成草地建设82.55万亩,其中人工种草61.62万亩,草地改良20.93万亩。完成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196万亩、比上年增长45.2%,冬春反季节蔬菜109万亩、比上年增加9%,特色辣椒255万亩、比上年增加9.4%。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16个县实施,推广主导品种66个,主推技术87项,示范区主导品种覆盖率达98.65%、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46%。
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把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推进科技进步的主要措施,广泛开展科技下乡和“农业科技年”活动,及时启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举办新技术试验示范样板,大规模、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3年来,在全省23个县(市、区)实施,项目区覆盖150多个乡镇、1000多个村,培育示范户1万余户,辐射带动农户20万户,推广主导品种181个、主推技术70项,项目区主导品种覆盖率、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7%以上,示范户平均增产19.81%、增收31%。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三个直接”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建立起省、县、乡、村、户的快捷信息和成果快速转化平台,初步形成科研推广机构带动,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拉动,示范户、辐射户和农户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长效机制。今年初凝冻灾害发生后,我省充分利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形成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依托网络体系优势,快速组织开展灾情调查和评估,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和分类技术方案,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长期以来,我省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和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扬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精神,在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省农技推广部门以两杂良种为突破口,着力抓好保温育秧、旱育稀植、玉米营养块育苗移栽和地膜、地膜覆盖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各项技术,结合“高产示范工程”“种子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粮食总产连续跃上800、900、1000、1100万吨的四个台阶。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58万吨,比2007年增长5.19%;粮食亩产量达到265公斤,比2007年增长1.92%,实现了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挥了主导和带动作用
2. 农科教结合推进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科研、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起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