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整及脉冲响应中国能源及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测算探究.docVIP

基于协整及脉冲响应中国能源及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测算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协整及脉冲响应中国能源及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测算探究

基于协整及脉冲响应中国能源及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测算探究摘要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下,中央“十一五”规划提出 了能耗降低20% 的任务目标。为了探明在节能政策条件下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 系,本文采用协整模型检验了?1980-2005年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构建 了能源生产和消费与GDP的误差修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能源与经 济增长在外部因素冲击下的动态响应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 在协整关系,短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带动能源消费的急剧增加,而能源消费量的上升对 经济的促进作用却不显著;在近期节能政策的冲击下,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响应有2~3年的滞 后期,并呈现出正弦波的形态。为了达到20%降耗目标,政府需控制经济的增长速度,并同 时加大力度保证节能政策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 协整;脉冲响应函数;经济增长;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 F2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56-06? 我国既是能源消 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从1980年到 “十五”规划末,经济增长年平均速度达到了9.8%。但另一方面,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却呈 现出剧烈的波动。1996年经济软着陆以前,我国一直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推动着经济的较快增 长,能源弹性系数基本维持在0.5左右。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突然来袭以及软着陆 的滞后效应,使我国经济陷入低谷,1997-1999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仅为-0.15。伴随 着 经济的恢复和又一轮高速增长,2003年我国能源弹性系数迅速增长到1.5左右,能源供需矛 盾已经十分突出。 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的矛盾,首先必须明 确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将从研究中国能源与国民经济的本质关系入手,分析GD P与能源生产、消费在节能降耗政策冲击下的动态发展态势,为国家制定能源政策提供科学 依据。 1 模型选择的依据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 量研究,其 结论也不尽相同。Kraft, J.和Kraft, A.(1978)首先将Sims检验应用到美国能源消费和收 入关系的研究中,发现1947-1974年美国GNP到能源消费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Yu和Choi(1 985)采用标准Granger方法检验了菲律宾能源与GNP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方向与Kraft?Kra ft 对美国的结论相反。Hwang和Gum(1992)在对台湾地区能源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中,得出了能 源与经济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的结论。而Yu和Hwang(1984),Yu和Choi(1985)以及Ero l和Yu(1987)的研究则认为美国能源与GNP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John Asafu?Adjaye( 20 00),Cheng和Lai(1997)也对前者关于菲律宾和台湾能源与经济关系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近年来,由美国计量经济学家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逐渐被应用在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研究领域。Yu和Jin(1992)在美国1974年到1990年数据的基础上,发现了能源消费和收入 以及就业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Masih(1996)、Ugur和Ramazan(2003)研究了欧洲和亚洲 诸多国家能源消费和GDP之间的协整性。林伯强(2001),马超群和储慧斌(2004),王海 鹏(2006),李龙全(2006)等人将协整模型运用到中国能源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中,建立了 中国能源需求的?计量经济模型。另外,陈书通(1996),赵丽霞、魏巍贤(1998)等人 采用 OLS回归和弹性系数法等也对中国能源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论证。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能源 与经济增长的轨迹可以看出,每一次能源或经济增长出现拐点都与国家的经济环境、能源政 策等外在因素密切相关。在对外界因素冲击的响应研究方面,刘强(2005)采用CGE模型模 拟了石油价格的波动对GDP、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张明慧,李永峰(2006)从 能源 生产和能源消费的波动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影 响。郭建平、何建敏和严奇(2006)将脉冲响应函数引入能源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中,利用19 78-2003年的数据研究了我国济增长对能源冲击的响应模式。 王昱等:基于协整和脉冲响应的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 测算研究中国人口#8226;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综上所述,尽管Granger?Sims检验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能源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研究中, 但 是其结论对于变量的定义、样本区间的长短及滞后结构的选择等因素十分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