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100例体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静脉穿刺100例体会

小儿静脉穿刺100例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急诊就诊的婴幼儿100例行头皮等静脉穿刺输液。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结论:小儿静脉穿刺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耐心细致地操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一定能熟练掌握和不断提高穿刺技术。? 关键词 婴幼儿 静脉输液 穿刺技术?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急诊就诊的婴幼儿100例行头皮等静脉穿刺输液,男45例,女55例,年龄2个月~2岁。? 结果? 100例婴幼儿头皮及手足等部位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绝大多数达到了“一针见血”的效果。? 讨论? 输液前的思想准备及物品准备:①穿刺前排除畏难情绪,耐心细致地寻找血管,不可盲目下针。操作的动作要轻,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并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②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药物液体量的多少及病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头皮针。? 小儿静脉输液常用的部位:①头皮静脉:额静脉、颞静脉及其属支、耳后静脉、耳背静脉、枕静脉。头皮静脉易固定,小儿平卧、侧卧或自由卧位均可,病儿既舒适又可避免受凉。穿刺方向沿血管朝上、下、左、右、前、后对流速均无影响,以操作顺手为宜。常用额静脉及其属支、颞静脉及其属支。耳后耳背及枕静脉也为临床使用。但使用耳后、耳背、枕部静脉一定要把好固定关。②小儿手背部、足部、腹部等处小静脉也是常用的穿刺部位。对于长期输液、体质较差及衰竭的患儿由于长期多处穿刺,血管大量破坏,加之有些抗生素对血管壁的刺激使血管弹性下降,给继续输液带来很大困难,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在患儿的腹部皮肤上寻找静脉进行穿刺。在熟悉头皮静脉分布走行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采用指摸去进行静脉穿刺,可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鉴别动静脉:①重危、休克及重度脱水的患儿,清楚可见的是动脉,隐约可见与头皮相似的是静脉。动脉回血块,血色是鲜红的,静脉回血慢,血色是暗红的。②若误入动脉,推药阻力大,局部可迅速出现树枝样苍白一片,有反应的患儿有尖叫或出现痛苦貌,拔出针头后出血不止或局部有瘀血现象,针眼压迫时间应长一些。③患儿体质好,病情较轻,可用血管的搏动来判断动静脉。出现搏动的为动脉,没有搏动的即为静脉。然后进一步测定静脉的弹性是否良好,可用手指在血管上划一下,如弹性好血液可迅速推开,即回流,可继续使用此静脉。如弹性不好,局部可出现凹陷或苍白,不能使用。? 穿刺的角度:小儿常用静脉管腔直径小,针头与血管的角度稍大就能把血管穿透,又因其静脉大多数非常表浅,紧贴于真皮下,所以针头穿过皮肤即转为平刺,手持针尾尽量压低减少其角度,同时不使针尖挑起,针尖刺入皮肤动作要快,角度要大,皮肤要绷紧,可减轻疼痛,最后将针头慢而准确地刺入血管腔内,直至有通畅感觉。? 回血的判断:①小儿静脉纤细,要穿刺的血管用肉眼看时有时要比手上拿的针头还要细,刺入的针尖的斜面要紧贴在血管内壁,挤捏针头远端软管即可见回血。②休克的患儿,大量血液潴留在毛细血管里,周围的小血管出现空虚,失水患儿的血流量减少等,都可能抽不出回血来。作为一名操作熟练的基层护士,应有能力凭着自己手上的感觉来鉴别针头是否刺入血管。如确认已进入血管(针头穿入表皮层可感觉组织松了许多,刺入血管时又有一种失去阻力的前方空虚感)即使抽无回血也可先推入少许液体。如局部皮肤不肿不硬即穿刺成功。这时再抽回血大部分患儿可见少量回血(局部微循环得到改善)。? 针头的固定:静脉输液的成功与针头的固定有很大的关系,必须根据点滴的速度调整方向,针尾的衬垫根据情况而定,在胶布还未贴上前,手指始终不能移动,穿刺发际以上的部位应剃发,一方面做到消毒无菌,一方面好固定。针头固定好后,按其塑料管自然方向盘绕一圈用胶布固定可起缓冲作用,不易脱出。? 输液中流速减慢或不滴的原因及处理:针头斜面翘起,紧贴于血管壁,堵塞针头,塑料管弯曲,回血时间较长血凝固,肢体的姿势等都是输液常见的流速减慢或不滴的原因。处理如下:①针头斜面紧贴于血管壁,可放衬垫,调整针头方向或肢体位置。②细小血块堵塞针头,抽取配置好的肝素液将细小血栓推开。一是细小血管流向越来越大的静脉,二是细小血块也可在肝素纤维蛋白等抗凝物质作用下迅速溶解。最近又有新的说法,认为把凝块推入血管,终有造成血栓的危险性,还是重新穿刺好。我们视凝块的大小而定,两种方法兼用。③拔出针头后用干棉球(棉棒)立即压住针眼,局部不要揉擦以防漏血发生皮下血肿或紫癜,保护血管,提高小血管的作用率。? 总之,小儿静脉穿刺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耐心细致地操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一定能熟练掌握和不断提高穿刺技术。??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