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奴隶社会建筑讲义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建筑礼制的奠定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1.文化背景:
禅让——传子不传贤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夏铸九鼎——青铜时代
2.科学技术:
有规则地使用土地、天文历法
整理河道 防洪 挖沟灌溉
3.建筑遗址: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
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
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文化;
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早期属夏文化,晚期属早商文化。
年代:
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为夏代末年。据载,夏末桀居斟寻,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夏桀的都邑斟寻;
已发掘出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有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一般居住遗址、陶窑和墓葬等,并出土了大批遗物。
一号遗址复原图
乌头门:两门柱上架一横木,设双开门,门扇上部安直棂,可透视门内外。横木上常安日月板。此门用于官邸之前。
一号宫殿遗址
—华夏文明第一殿
表明:
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单体殿屋已存在“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
封闭庭院,廊院式布局
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院落
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已经开始形成,并走向定型
二、商(前1600——前1046)
1.历史背景
2.重要的建筑遗址
1)商早期
郑州商城——仲丁“隞都”。
1983年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都城“亳”
湖北武汉黄陂县盘龙城商城遗址——商朝诸侯国的宫殿遗址
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
城内:宫殿,宗庙
城外:作坊,住宅
三重城,宫城北部有池苑,南部为宫殿
特点:
茅茨土阶
“前朝后寝 ”
“廊院式”布局
木骨泥墙
重檐庑殿顶
陶管相接的排水设施
2)商中期
主要建筑遗址:河北藁城台西村宫殿遗址
概况:占地面积约五百多平米,共 12 座房子, 其中一座半穴居,其余皆地面建筑。房子大小不一,有单间的,有二间、三间相连的。
〖二号房子〗:二间,正面朝东;南北面宽 10.35M,东西进深 3.6M。在房基沟槽两边,云母粉画出的白线,线条笔直,转角规整;说明该建筑是根据设计画线的,这是我国建筑设计史上最早的一例。地基平整后挖去 0.5M 活土层,再填入纯净的暗褐色胶性土,每 50-80mm厚就用小石夯实,这是我国早期建筑的特点。外墙下部为板筑夯土墙,上半用土坯垒成。十二号房子有21层土坯墙,土坯之间用草泥胶结。 (土坯尺寸是:390×300×60mm)
使用土坯是一大进步,也是用砖的前声。隔墙用草泥垛成;墙内外有30mm厚的草泥粉刷,并用火烘烤室内的墙面和地面,使其平整坚硬,且避免潮
湿。屋顶为两坡悬山顶,椽子方形,60×60mm,长1600mm,上敷草泥。
3)商晚期
主要建筑遗址:殷墟遗址
概况:商第二十代王盘庚时迁都到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这是晚商十二王活动的地方;也是商奴隶制的极盛与衰落之地。遗址面积约24KM2,紧靠洹水曲折处,有分区, 却不严格。遗址中部靠洹水弯曲处是宫殿区,西面、南面有制骨、冶铜作坊区;北面、东面是墓葬区;居民区分散在西南、东南与洹水以东地区;在墓葬区也有居民点和作坊遗址,宫殿区也有作坊和墓葬。
【宫殿区】:东面、北面为洹水;内部又可分三区;
〖北 区〗:15处遗址,大多东西向,无葬坑,可能是住处;
〖中 区〗:21处遗址,南北长200M,有座门,门址下有持盾的跪葬侍卫 5─6人(人、畜葬),应是宗庙部分;
〖南 区〗:17 处遗址,规模小,位于中区西南;南边中部可能是门址,其它以此午线轴对称;牲畜葬于东,牲人葬于西,整齐不紊,这里是商王的祭祀地区。这种对称布置的宫殿,于商末已初成形状。
【墓葬】:⑴.武官村陵墓; 武官、后岗、西北岗,等20余处,最大的400─500平米,深12 ─13米,平面为方形或“亚”字形,南北向长坡道,大者,四面坡道;南道长而平缓,达30米。殉人殉畜,武官村大墓殉79人,墓室在地下,以木构筑,地面上无坟,有建筑;如“妇好”墓
⑵.“妇好”墓随葬品1600多件,铜器铭文有“妇好”、“司母辛”字样,与甲骨文所载,商王武丁的诸妇之一“妇好”相一致。1976年发掘,为五十年殷墟考古中最完整的一座墓穴;地下墓室,填土夯实,无塚,上立建筑。棺椁下和墓穴角落均有人殉。
三、周(前1046——前770)
1.背景:
2.建筑遗址
1)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
我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已有相当成熟的布局水平,前后两进院落,呈日字型,南北通深45.2m,东西通宽32.5m。
特征一:一条明显的轴线, 依次布置广场、影壁、大门、前院、前堂、中廊、后室。
特征二:平面布局
门、堂、室三列房屋的东、西各有南北通长的分间厢房,其南端突出塾外,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东西厢和室的向内一面有檐廊环绕,连接室内外和院内外。整体平面呈日字形。
堂是轴线上的主体建筑,规模最大(进深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