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_(好)_专题一.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三_(好)_专题一

为什么在明末清初时思想文化上有这么活跃的反传统局面?重点掌握 明末清初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政治:封建专制统治腐朽,社会各种矛盾尖锐。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明王朝的灭亡对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痛,使他们认真反思,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 2、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②商品经济的发展(3)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个人因素:个人的经历和品质也促进了批判思想的产生 这些早期民主思想启蒙家提出的“工商皆本”、君主是“天下之大害者”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时代的特色。 (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意义:百家争鸣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顾炎武生平: 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他早年参加“复社”,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清军南下时,他参加抗清活动,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①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提倡实学 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明末清初) 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顾炎武自崇祯十二年(1639)后,即开始搜集史籍、实录、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 代表作:《日知录》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明亡于闯贼,乃亡国也,亡于满清,则亡天下”。“亡天下者,衣冠易改,披发左衽矣。 亡国和亡天下有什么区别? 亡国:是王朝改朝换代 亡天下:是民族文化的沦亡 ②抨击君主专制政治,提出“众治”主张 4、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王夫之的生平 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明亡,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闭门著书。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刊行的共70种。他的哲学思辩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船山先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法接受,骨子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必穿木屐,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又不管天气是晴还是雨,皆手撑着一把油布伞出门,以示头不顶清王朝之天。 2、思想主张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1)政治思想: (2) 哲学思想: 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唯物主义) 主张“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 揭露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探究一:归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经历及进步思想主张的共同点(重点问题) (1) 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2) 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文化上:都致力于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3) 思想上:都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提出了具有时 代特色的进步思想 (4) 实践上:都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都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 积极: 局限: 探究二、为什么在明末清初时思想文化上有这么活跃的反传统局面? (重点掌握)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儒家思想中哪些是有必要提倡的? 1 、教育理论: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 、伦理道德:儒家提倡孝、仁、义、“礼”、知、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个人修养: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维护稳定: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方法 : 坚持一分为二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赋予其新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