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 必修3古代中国思想文化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 必修3古代中国思想文化
【总论】:
春秋战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期,各家都做出了贡献。道家思想提供了自然观和美学观,墨家提供了功利观和侠客思想,法家提供了法治和重农思想,儒家则成为古代中国长期的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经历了孔子的创立期,孟子、荀子的分流和发展期,董仲舒的神学化和正统化,宋明的哲学化,到明清之际,经过反思和自我批判,又有新的发展。但明清之际的思想虽然为近代民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却不具有近代民主色彩。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背景】(1)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和发展,小农经济产生。
(2)政治: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诸侯割据局面出现;战乱不休,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贵族制度衰落,士阶层上升。
(3)文化: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出现。涌现出一批杰出思想家,他们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为改变社会现状设计治国方案而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A、政治主张:a、原因:①经济:战乱导致统治者加重剥削,民不聊生;②政治: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分封制瓦解,周礼难以为继,周的文化衰落,人际关系紧张;③文化:鲁国保存了较好的周文化。b、内容:面对乱世,提出仁、礼、中庸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们道德自觉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他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c、影响:为实现政治理想,曾周游列国,但因为他的主张不符合战乱局面,各国国君均未采纳他的主张。
B、教育:开创古代私人讲学风气。主张有教无类,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他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C五经:儒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被称为六经,其中《乐》亡失,就成了五经。
D、《论语》:孔子去世后,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其言行。
(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A、基本主张“仁政”:发挥孔子“德治”思想,提出“仁政”学说。这是性本善论的体现,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对后世的心学有一定影响。
B、人格学说——提出道德规范四种:仁义礼智。认为大丈夫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家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这一“君轻民贵”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基础。这一思想是战国小农经济的反映。
荀子: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曾三次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他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A、哲学(政治学说的基础):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唯物主义)
B、政治: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主张礼法并用。
【老庄之学】
(1)总论:道家学派,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老子:A、道是根本: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B、道的表现: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蕴含了朴素辩证法。他用自然和社会的变动来论证这一命题,事物转化是无条件的。因此他提出“弱者道之用”,阐发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
C、道用于政治:治国理论:无为而治。反对统治者过分扰乱百姓。
D、无为而治下的理想社会:对人类社会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象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3)庄子:A、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和自然无为。
B、发展“道”的思想:认为“道”无所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别。
C、提出修养掌握道的方法:万物也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这就叫“齐物”。
C、提出追求道的境界:他认为要齐物,才能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
D、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法家思想】
总论:A、法家推动了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其主张在当时最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顺应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大一统的时代趋势。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耕战重农思想和军功爵制主张,也影响不小。
B、在政治实践中,法家逐渐形成了重“法”、“术”(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势”(人主的权势)的不同学派。
C、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2)商鞅变法(增加内容):A、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ppt.ppt
- 高中语文模块二测试二.docx
-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5课 滕王阁序》课件.ppt
- 高中语文必修四 哈姆莱特1 课件.ppt
- 高中语文第11课~与微之书_课件粤教版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ppt
- 高中语文必修四蝶恋花.ppt
- 高中语文第4单元综合微评新人教版必修4.doc
-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珍藏记忆这思考的窑洞课件粤教版选修.ppt
- 高中语文必修基础梳理(必修2).ppt
-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7课翡冷翠山居闲话课件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ppt
- 2025年河南信阳师范大学招聘博士研究生11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11名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一)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docx
- 2025年济宁市鱼台县融媒体中心招聘人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河北省气象部门补充招聘应届毕业生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江西抚州南城县选调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海南省人民医院第一批博士招聘68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招聘方案(第二批)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浙江青田县机关事业单位选调(选聘)27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司法局编外工作人员招聘16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