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虚词(上).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虚词(上)

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 (四)联系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A、少数沿用下来 学不可以已 B、有的完全消失 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 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五)了解特殊现象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例1:投诸渤海之尾. 尔、耳(而已)、盍、曷(何不) 叵(不可) 诸(之于、之乎) 焉(于是、于之)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例: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 而已矣 一、位置推断法 二、删除观察法 三、结构分析法 四、对照比较法 五、归类记忆法 一、位置推断法 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别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常见的虚词“夫”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在中间一般是代词,在结尾是语末的感叹词。又如“焉”在句首和中间一般是疑问代词,在结尾一般是助词或兼词。 夫(fú)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逝者如斯夫。 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4.送孟浩然之广陵 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顷之,烟炎张天 在时间副词后,音节助词 在动词后,作代词。 在“所”后,组成“所字结构”, 作动词。 在地点前,作动词。 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在前置宾语句中,宾前标志 } 对于虚词来说在句子中经常不用翻译,所以我们可以用删除观察法,根据删除该虚词后句子是否通顺或是否改变原意来确定虚词意义。 分析下面各句中的“其”字: 1.余嘉其能行古道 2.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在动词后,应为代词,不能删去。 删去则改变原意,代词。 例子: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例如: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噫吁嘻,危乎高哉 蚓无爪牙之利 石之铿然有声者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侵之愈急 何以战 代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以”即“以何”,“以”即“凭借” 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词性对虚词进行归类和记忆。 五、归类记忆法 第一人称代词:其、吾、余、相、见、我、予、朕、孤、愚、臣、仆、鄙人、不才、某、小人(一般人自称),寡人、不穀、孤(君主自称),妾(女子自称)。 第二人称代词:相、而、若、尔、汝、女、乃 、“公”、“卿”、“君”、“子”、“足下”。 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彼、厥; 指示代词:是、斯、此、然、兹; 疑问代词:何、曷、胡、奚、安、焉、孰; 副词表否定:不、未、莫、无、勿、毋、弗、非、微、靡; 副词表时间:将、行将、且; 副词表范围全部的:皆、咸、悉、尽、毕、具; 副词表范围部分的:但、徒、特、独、唯(惟)、止、直、第。 ?1、(2006广东)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竟绐以他事辞去??????????????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因访一元家所在????????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