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刺激调控法在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应用.docVIP

穴位刺激调控法在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穴位刺激调控法在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应用

穴位刺激调控法在地震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应用关键词 穴位刺激调控法 地震创伤后 应激障碍 医案 同其他惨烈的灾难一样,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每位幸存者都是一次严重的精神摧残,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该心理创伤将是持久且难以愈合的,相当多的人会出现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价值取向以及对生命价值看法等人格上远期的变化。 自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我院爱心病房共收治灾区患者共39例,其中地震中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8例,另外1例家属也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我们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个体化的躯体治疗的同时,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应用了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穴位刺激调控法采取暴露一反应阻止疗法(通过想象、讲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诱发的焦虑),同时采用日本产40~50Hz的穴位刺激仪,将导电粘胶贴片贴于患者左侧内关穴,采用中等强度刺激,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日1次。现报道如下。 1 病案举例 1.1 例1:李某,男,51岁,驾驶员。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交通巷人。约1月前患者25岁儿子在地震发生时未能逃出而死亡。入院后对其进行精神检查发现,接触被动,情绪很低,对儿子的事情极力回避,言语少,面无表情,不愿表达内心体验,紧张,对手术顾虑也很多,担心手术不成功及药物副作用,睡眠差,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11分。入院后除支持治疗外,给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每次30分钟,治疗时鼓励其讲述地震发生时的情形。患者治疗过程中表现情绪非常激动,哭泣,但约5分钟左右情绪渐趋平稳,治疗后sRQ7分,最终以精神症状平稳后出院。 1.2 例2:李某妻子,女,45岁。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交通巷人。患者在地震发生时25岁儿子死亡,来院第一天表现情绪低落,哭泣,诉说儿子生前如何地孝顺,非常悲痛。给予心理安慰,支持,鼓励宣泄,情绪稍好转,但经常想起儿子的音容笑貌,心里很痛苦,自责,觉得未来没有希望,不敢乘电梯,常做噩梦,惊醒,心慌,测SRQ20分。在给李某做治疗的同时,给其妻子进行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每次30分钟。李某出院时其妻子情绪基本平稳,sRQ8分,也敢乘电梯了,睡眠改善,无噩梦。 1.3 例3:吴某,男,34岁,公务员。四川省平武县人。患者约1月前在地震时从3米高处坠落,导致双下肢肿胀畸形疼痛,功能障碍。入院后表现睡眠差,紧张,担心,情绪偏低,言语少,容易惊醒,胃纳差,经常回想地震发生时的情形,担心地震再发生,sRQ10分。给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每次30分钟,并鼓励、诱导他讲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患者开始表现紧张,有时不敢回忆,治疗半小时后,紧张感明显消失,表情轻松,觉心情好多了,评定SRQ7分。复诊时诉睡眠惊醒现象明显减少,最终以精神症状平稳后出院 1.4 例4:孟某,男,52岁,农民。四川省绵竹县人。患者在地震中被重物砸伤,致右小腿肿痛,功能障碍。入院后表现紧张,对地震恐惧,经常回想地震时的情形,食欲差,睡眠浅,容易惊醒,有时觉得房子要倒下来,很害怕,SRQ11分。给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每次30分钟,同时鼓励、诱导其讲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治疗后SRQ9分,食欲好转,描述地震时也没有像当初那样紧张了。 1.5 例5:曾某,女,36岁,干部。四川省东方汽轮机厂职工。患者约1月前因地震时房屋倒塌,其左足遭重物压伤致左足疼痛、出血而入院。入院后表现躯体不适感,睡眠差,做恶梦,惊醒,情绪紧张、低落,经常感到房子在摇晃,担心回去后工作做不好,SRQ15分。给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每次30分钟,治疗时鼓励、诱导他讲述地震发生时的情形,治疗后SRQ10分,睡眠改善,惊醒次数明显减少,感到房子在摇晃现象减少,能正确面对以后的工作了。 1.6 例6:罗某,女,30岁,农民。四川省都江堰人。患者左胫腓骨骨折手术后14天入院。患者因在地震中房屋倒塌致左胫腓骨骨折,在当地医院手术后转至我院。入院后表现为睡眠差,惊醒,情绪低落,焦虑,想到地震就非常紧张、担心,SRQ15分,给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每次30分钟,治疗时鼓励并诱导其讲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治疗后SRQ13分,睡眠改善,情绪平稳。 1.7 例7:王某,女,35岁,农民。四川省卢州人。患者右胫腓骨骨折手术后9天人院。患者地震时房屋倒塌,右足遭重物压伤致右胫腓骨骨折,在当地医院手术后转入我院。入院后表现紧张,担心,惊醒,情绪低落,经常会想起地震时的情形,但又不敢看电视(报道基本为地震内容),sRQ11分。给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每次30分钟,治疗时鼓励、诱导她讲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患者开始时表现情绪紧张,哭泣,约5分钟后情绪渐趋平稳,治疗后SRQ5分,情绪平稳。 1.8 例8:谢某,女,47岁,农民。地震中房屋倒塌,患者被埋。今以胸闷胸痛、右大腿疼痛、出血而人院。入院后表现焦虑,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