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增厚因素探析.docVIP

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增厚因素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增厚因素探析

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增厚因素探析[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增厚的因素。方法 对2005年-2009年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增厚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胸膜增厚的发生与就诊时间、胸水细胞数与蛋白含量及能否及时胸穿抽液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降低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增厚的重要措施是及时胸穿抽液与全程规则抗结核治疗。 [关键词] 结核; 胸膜增厚 [中图分类号] R5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071-01 在临床工作中,结核性胸膜炎经过抗结核治疗胸腔积液吸收以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部分患者胸膜增厚严重,导致肺功能下降和肺膨胀不全等不可逆改变,为此我所对2005―2009年收治的11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胸膜增厚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的选择 选择2005―2009年我所收治的11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1.2 一般资料 男性82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8岁(15―80岁)。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依据:1.有发热,胸痛,咳嗽等结核中毒症状,并有胸腔积液体征;2.胸片显示胸腔积液影像,并经B超检查证实有液性暗区;3.实验室检查符合渗出液标准;4,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改善,胸液明显减少或吸收。 1.3 方法 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各种可能导致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增厚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2 结果 在118例结核性胸膜炎中,经抗结核药物、胸腔抽液等综合治疗,胸液吸收后,后前位胸片显示,患侧肋膈角完全闭锁,膈肌平直上提或呈片状胸膜增厚者共62例,占本组病例的52.5%。本组胸膜增厚与可能产生因素关系分析如下: 2.1 年龄 各年龄组比较,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胸膜增厚62例中,年龄60岁年龄组发生率80.8%(21/26),明显高于30―59岁组的49.2%(31/63)及15―29岁组37.9%(11/29)(P1月者,胸膜增厚发生率达70.9%(39/55),明显高于早期就诊者,见表1。 表1 不同就诊时间患者的胸膜增厚发生率 2.3 胸水细胞数、白细胞数 胸水细胞数的增高易造成胸膜增厚。本组51例显示,胸腔积液测定的细胞数500?3时,胸膜增厚发生率达56.9%(29/51),而100?3组,胸膜增厚发生率为77.4%(24/31),明显高于4.5G组胸膜增厚发生率为72.4%(21/29),显著高于胸液蛋白0.05),见表5。 表5 不同量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膜增厚发生率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积液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过程。结核分枝杆菌对胸膜的直接侵袭,菌体抗原进入胸腔,激发机体通过复杂的细胞因子产生免疫反应,加速细胞凋亡过程,都可能是结核性胸膜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环节[1],但目前尚不清楚其调节因素与详细机制。胸腔积液中,常含有大量炎性细胞,蛋白质及纤维素等,这些成分不仅反映胸膜炎症的程度,也是引起胸膜增厚的物质基础。 本文资料显示,积液中细胞总数增多,白细胞增多,蛋白质含量的增高与胸膜增厚的发生明显相关,当胸液中细胞数500?3,白细胞数100?3,蛋白质4.5G时,胸膜增厚发生机率明显增高。 从本组资料还显示,能及时就诊并积极抽胸液者,其胸膜增厚发生率较低,同时结核性胸膜炎能否及时治疗直接关系到愈后,但在临床工作中,结核性胸膜炎确诊依靠胸膜活检中胸膜组织有典型的结核性病理改变,胸膜活检阳性率达60―80%,胸液沉渣涂片找到抗酸杆菌或培养阳性率仅为20%[2],但仍有部分胸膜炎患者不能明确原因,从而导致误诊或延误治疗,因此就诊时间晚,治疗不及时的病人,胸膜增厚的发生率高。 另外,本组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胸膜增厚的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组,可能与老年机体反应差,未及时治疗有关。为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治愈率,避免或减少胸膜增厚的发生,应及早就诊、及时全程规则抗结核治疗,同时积极抽胸液,也是关键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嫣红,谢灿茂.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9:373―376.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0―11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