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患者假性球麻痹护理
老年患者假性球麻痹护理关键词 老年人 假性球麻痹 护理
临床上将舌肌、软腭、咽喉肌功能所致失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称之为球麻痹,其中由于延髓神经核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者称为真性球麻痹,而支配其运动神经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称为假性球麻痹[1]。
资料与方法
2003~2008年收治此类病人38例,男32例,女6例;年龄68~92岁,平均76.6岁。既往有脑血管意外的35例,有颅内肿瘤的3例;有高血压病史31例,无高血压病史7例;有冠心病史23例,非冠心病患者15例;有糖尿病史6例,非糖尿病患者32例。
临床特征:假性球麻痹的诊断标准[2]: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反射消失、咽反射存在,伴有病理性脑干反射及情感障碍等。38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均有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其中10例双侧面、咽喉、舌、咀嚼肌完全性瘫痪、不能吞咽、表情僵硬,伴有双侧肢体不同程度瘫痪;18例仅表现为轻度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言语及肢体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检查,35例有双侧脑血管意外影像学改变,其中25例为双侧多发性脑梗死,10例为双侧混合性脑卒中,3例为多发性脑转移瘤。病变部位见于内囊膝部及后肢、放射冠前部、半卵圆区、额叶皮质下等。
吞咽能力分级标准[3]:①重度:完全不能经口摄入食物;②中度:一部分食物能经口摄入食物,但不能完全维持营养,需静脉辅助营养;③轻度:轻度吞咽困难,完全能经口摄入食物;④正常:具有正常摄食吞咽能力。本组重度10例,中度10例,轻度18例。
护 理
心理护理:脑血管意外患者出现假性球麻痹时,多数病人遗留有失语、肢体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和悲观心理。护理人员应当注意这一心理变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服务,安慰和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配合治疗。
鼻饲护理:①重度吞咽困难病人及早给予鼻饲:由于病人咽喉肌麻痹,无法配合插胃管,应选择韧性较大的胃管缓慢插入,确认胃管在胃内后方可注入流质。开始鼻饲喂食量要少,少量多餐,使病人逐渐适应。每次200~300ml,以后可逐渐增加到最大量500ml,24小时不超过2000ml。喂食速度不应过快,每餐15~20分钟,喂食间隔2小时。每次喂食前先抽取胃液,如有宿食,则应暂停一次,并查明胃潴留原因;②食物以富含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鲜牛奶、蛋糕、豆浆、鱼汤以及菜汤、肉汤等;鼻饲流质食物的常用配方:鲜鸡蛋4个、奶粉10%、维生素C 300mg、维生素B630mg、维生素E 300mg、维生素B?1 30mg,鲜牛奶加至1000ml,用力搅匀,放在炉子上边加热边搅动直至烧开,待冷却。鼻饲结束前用10~20ml凉开水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胃管末端反折并用无菌纱布包好,胃管夹夹好,纱布每天更换,亦可选用带橡皮塞的鼻饲管;③注意食物卫生,保持食物温度适宜,一般为38~40℃,可以将少许鼻饲液滴在手背感受温度,以免温度过高引起胃黏膜烫伤及过低导致腹泻。注意有无呕吐、腹泻、便血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意识障碍者注意有无躁动不安及瞳孔改变,如有异常应停止推注,腹胀时注意了解有无低钾。腹泻多系灌注的食物富含脂肪、鼻饲量太多、温度过冷、细菌感染或消化吸收障碍引起。便秘时注意是否补液量不足;④鼻饲管及餐具定期消毒:鼻饲管2~3周更换1根,拔管时要注20ml空气,以免将鼻饲管内残留食物于拔管时落入气管,拔管应于晚餐后进行,次晨从另一侧鼻腔插入,餐具每次用后洗净煮沸消毒。
喂食护理:①轻度吞咽困难的病人:病人进食体位应取舒适、无疲劳的坐位,颈部轻度屈曲,卧床病人头偏向一侧,可能的情况下,应将床头抬高45℃以利于咽下运动,减少误吸的可能。可用汤匙将少量食物送至舌根处,让病人吞咽。有偏瘫的可向健侧送入食物,食物量由1/3勺增至1勺;进食时保持安静,不作任何治疗,以免病人因注意力分散,而引起呛咳,拒绝继续进食。每次食后要喂水,冲洗口腔的残渣或用棉球擦洗口腔。②中度吞咽困难的病人:进餐前取端坐位或侧卧位,先喂少许温开水,如无呛咳,可先喂1/3勺稠粥,至健侧舌根,指导病人用舌搅拌食物,教病人先有吞咽意识后做吞咽动作,检查口腔已排空食物再喂1/3勺稠粥,逐渐增至喂1勺稠粥。如病人发生呛咳或误吸时宜暂停喂食,同时可轻叩其后背,方法是:五指并拢、指掌关节微屈,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叩背部,或做体位引流,待呼吸完全平稳后再喂下一口食物。
吞咽训练:吞咽训练越早越好,一般在发病后3~5天,如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即可开始训练,以防止咽下肌群发生萎缩,加强舌和咀嚼肌的按摩和运动,提高咽下反射的灵活性。平时有意识训练病人做空吞咽练习,每小时喂半勺凉开水至一侧舌下,指导病人先有吞咽意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