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脂肪因子对脂肪代谢影响探究进展
脂肪因子对脂肪代谢影响探究进展随着脂肪组织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一系列脂肪组织来源的新的多效性脂肪因子被发现和研究,使我们彻底改变了对脂肪组织的传统观念。脂肪组织不再只是一个储存过剩能量的惰性组织,同时也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大量脂肪因子参与维持机体能量稳态和调控糖、脂代谢平衡,尤以脂肪因子与脂肪代谢的关系备受学者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脂肪因子及其对脂肪代谢的影响综述如下。
1脂肪代谢
脂肪是机体储存能量的形式,主要由三脂肪酸甘油酯或称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构成。脂肪的合成与分解决定机体的脂肪量。肝脏、小肠及脂肪组织本身是合成脂肪的主要场所。脂肪合成的基本过程分为甘油一酯途径和甘油二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主要通过前者利用消化吸收的甘油一酯和脂酸合成甘油三酯;肝细胞及脂肪细胞则主要通过后者合成甘油三酯。
脂肪细胞是机体合成及储存脂肪的“仓库”。当机体处于禁食、饥饿或交感神经兴奋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经脂肪动员水解为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和甘油(glyceride),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在此过程中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HSL)是脂肪分解的关键性限速酶,它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调控。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经血液运送至肝、肠等组织,在甘油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3-磷酸甘油,然后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代谢途径进行分解或转变为糖。而脂肪分解产生的脂肪酸则有两个结果:参与β-氧化产生ATP为机体提供大量能量,或者重新酯化生成甘油三酯。
2脂肪因子
脂肪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后者主要存在于新生儿。白色脂肪组织包括脂肪细胞、前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白细胞,它积极参与激素和炎性系统反应。1994年瘦素(Leptin)的发现,使得人们对脂肪组织分泌活动的了解以指数形式增长,许多脂肪组织来源的产物被分离和确定,这些产物被命名为脂肪因子(Adipokines)。它包括激素类,如Leptin、Chemerin、脂联素(Adiponectin)、内脏脂肪素(Visfatin)、Vaspin、Apelin、Omentin等;炎性因子类,如TNF-α、IL-6、MCP-1、PAI等。研究表明,许多脂肪因子参与脂肪代谢过程的调节,是其重要的调节者。
3脂肪因子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长期以来,cAMP路径被认为是脂肪代谢唯一重要的调节者,HSL是调节脂解级联反应唯一的脂酶。然而,随着脂肪因子参与脂肪代谢调节研究的深入,揭示脂肪代谢的调节远比最初的认识更加复杂。
3.1 Leptin与脂肪代谢:Friedman等在1994年成功克隆小鼠ob基因,其表达产物命名为Leptin。Leptin是一个分子量为16kDa的非糖基化肽,主要由脂肪组织产生,其分泌及血浆浓度与机体总脂肪量有关。Leptin具有广泛的生理学功能,包括调节体重、食物摄取、脂肪储存、葡萄糖代谢、糖皮质激素合成、CD4+T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生殖以及血管再生[1]。此外,Leptin促进脂肪分解,导致甘油和脂酸的释放。
Leptin与靶组织表达的Leptin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Leptin受体至少有6个亚型。研究表明,Leptin对脂肪组织脂类合成与分解具有直接的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Frühbeck等[2]测定了Leptin处理培养的脂肪组织的脂解率变化,发现分离的少脂野生型小鼠脂肪细胞的脂解率比ob/ob和db/db小鼠(即缺乏功能性Leptin受体的小鼠)分别高34%和40%;即使在用Leptin处理前,野生型的脂解率也增加28%,ob/ob小鼠脂解率增加123%,而db/db小鼠脂肪细胞未发生变化。Siegrist-Kaiser等[3]测量在体外用Leptin处理野生型和fa/fa小鼠(即无功能性Leptin受体的小鼠)的脂解率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Leptin可通过改变长链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mRNA水平和浓度来调节脂肪酸代谢。Bai等[4]研究发现,Leptin的存在可抑制脂肪细胞内乙酰CoA羧化酶的表达;在无外源性激素参与的基础条件下,与不表达Leptin基因的正常细胞相比,培养的表达ob基因的脂肪细胞含有更低的乙酰CoA羧化酶与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合成。此外,高浓度Leptin可增加HSLmRNA表达,同时降低脂肪合成酶及脂肪酸合成酶mRNA的表达[5]。HSL受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目前Leptin 参与调节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有学者认为Lept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肾上腺节神经细胞瘤治疗体会.doc
- 肾功能不全者应用中药原则及注意事项.doc
- 肾动脉成形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doc
- 肾及膀胱经经穴养生调理.doc
- 肾命三焦系统及内分泌代谢疾病.doc
- 肾囊肿合并肾挫裂伤CT诊断体会.doc
- 肾毒宁冲剂对慢性肾衰大鼠血管紧张素影响实验探究.doc
- 肾毒宁冲剂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自由基损伤临床探究.doc
- 肾小球肾炎恢复期血尿证治探析.doc
- 肾气虚模型大鼠肾脏AQP2mRNA表达探究.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