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中毒性表皮松解症1例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球菌中毒性表皮松解症1例报告

葡萄球菌中毒性表皮松解症1例报告摘 要5岁儿童,全身出现钱币大小水疱疹,触痛明显,双眼睑肿,口周皮肤放射状皲裂,大片皮肤剥脱,尼氏征阳性。咽部充血,上包裹脓苔。临床诊断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主要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经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好转。 关键词 水疱疹 表皮剥脱 金黄色葡萄球菌 患儿,男,5岁。因“全身水疱疹3天,加重1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周右手背出现3cm×3cm大小水疱,自以为蚊虫咬伤,破溃后逐渐扩大,脓性结痂呈黄色,层层堆积。继而全身出现钱币大小水疱疹,水疱壁极薄,透明可见液平面,内含水呈黄色,破溃后基底呈红色,状似烫伤。于院外给予静滴青霉素、氢化考的松治疗,静滴药物时,口角、额部又出现3cm×3cm或1cm×1cm大小不等水疱。 查体: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触痛明显。前额部密集大小不等水疱,双眼睑肿,眼角也有水疱,口唇红肿、干裂,口周皮肤放射状皲裂,右侧鼻翼部水疱内含黄色脓液,躯干、上臂可见大片皮肤剥落,上覆痂皮,尼氏征阳性。咽部充血,扁桃体II度肿大,上包裹脓苔。心、肺、腹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WBC10.2×109/L,N0.85,L0.13,血沉(ESR)17mm/小时,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均正常。咽拭子及渗出液培养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菌: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头孢噻肟;耐药菌:青霉素,红霉素,复达欣。 入院后经过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奇萨)及激素静滴,行眼部及皮肤护理,用药3天后患儿口周皮肤皲裂明显好转,双眼睑红肿减轻,用药5天后水疱结痂,第16天治愈出院,皮损修复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 初步诊断: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讨 论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曾称新生儿剥脱样皮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细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Ritter氏病、新生儿角质分离症。本病是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型脓疱病,是在全身泛发红斑基底上,发生松弛样烫伤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偶见于成人。 本病主要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II组71或55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该型葡萄球菌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ET),造成皮肤损害。表皮松解毒素可引起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猩红热样皮疹、大疱性脓疱疹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 本病特点为:①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②皮损特点是病初在口周、眼周出现红斑,迅速蔓延至躯干及四肢以致全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表皮即大片剥脱,状似烫伤,皮肤有触痛,尼氏征阳性四周有放射状皲裂,皮损修复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③黏膜损害轻微,一般不累及内脏;④起病急,多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增高。 本病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临床,鼻、结膜、咽、脐或其他咽拭子培养阳性支持诊断。确诊需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组和表皮松解毒素检测毒素(ET),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ET皮下注射诱导新生小鼠表皮剥脱是目前诊断SSSS的金标准。 治疗SSSS应及早使用抗生素,尤其是疱液细菌培养或血培养,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关于皮质类固醇激素,很多学者认为短期少量应用激素可抑制炎症,减轻充血及渗出,提高应激能力,对控制病情有利。 本病经适当治疗后多能痊愈,但体弱、小婴儿、伴发肺炎、败血症、蜂窝织炎,尤其是多脏器功能损害者容易导致死亡。死亡率2%~3%。 参考文献 1 陈树宝.儿科手册.第5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马成林.药物所致重症多形性红斑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研究.临床皮肤科学杂志,1997,2:95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