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素在镀铂铅笔芯热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分析化学编辑部网站.PDF

核黄素在镀铂铅笔芯热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分析化学编辑部网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黄素在镀铂铅笔芯热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分析化学编辑部网站

第 39 卷 分析化学 (FENXI HUAXUE) 研究 第期 2011 年月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 : / DOI 10.3724SP.J.1096.2011.00000 核黄素在镀铂铅笔芯热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 吴爱红 孙建军 吴韶华 , ,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福州 350108) ( ), 摘 要 利用电沉积方法制作了镀铂铅笔芯热电极 Pt/HPGE 用循环伏安法(CV)及扫描电镜(SEM)对其性质 。 、 。 进行了表征 此电极具有价廉易得 重现性好及温度响应灵敏等特点 在此电极上研究了核黄素(RF) 对 2+ 2- , , 。 Ru(bpy) C O 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的猝灭作用 并推测了可能的机理 据此建立了灵敏检测 RF 的新方法 3 2 4 - , -10 (/ ), 。 电极温度升高到 58℃时 检出限可达 1.86 ×10 mol/L SN=3 比室温时明显降低 应用于维生素药片中 , 。 RF 含量的测定 平均回收率为 102.8% ; ; ; ; 关键词 镀铂 铅笔芯 热电极 核黄素 电致化学发光 引 言 1 , , 黄素是 7,8 二甲基异咯嗪的衍生物 根据异咯嗪环上 N( 10)位置所连基团的不同 主要分为核黄素 - [1] 、 。 (RF) 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MN) 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作为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黄素蛋白 , 。 , 的辅基 RF 参与了食物的吸收利用以及身体内能量的转化过程 如果人体缺乏 RF 细胞生长将会明显 [2] , 。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