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票据法
. 2. 制定票据法有助于巩固和发展结算改革成果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改革,票据业务有了较大发展,票据结算方式的通用、灵活、安全、快捷的特点日益明显。据统计,1991年初票据业务量在异地约占34%,在同城约占94%。在此情况下,亟须将这些符合商品经济客观规律的改革成果法律化,使其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3. 制定票据法是维护票据当事人合法权益、制裁票据违法行为的需要 在我国信用关系缺少法律机制、银行结算侵犯当事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权利受害人的利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违法行为人得不到法律制裁。这就需要通过票据立法,改变过去结算办法中规定的纪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以正确处理票据纠纷。 4. 制定票据法是完善民商法律体系的需要 我国民法中的物权关系、民事诉讼法的有关章节内容和银行结算办法都涉及票据问题。这些规定彼此之间不尽协调,难以适用。因此,从协调民商法内部关系、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来说,也亟须制定出民商法特别法之一的票据法。 . 二、中国票据法的体系 任何法律的制定都面临其结构体系如何确立的问题。现行各国、各地区同日内瓦国际统一票据法立法体例的较大差异和票据法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加剧了该问题的重要性和不可回避性。 从上述票据法的沿革中可以看出,票据法的立法体系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1)票据法为民法典的一部分,如瑞士;(2)票据法为商法典的一部分,如法国;(3)票据法作为民商基本法的特别法而单独制定,如德国、日本和我国旧中国票据法。但从整体上看,将票据法单独制定者居多。 在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都主张将票据法制定为单行法,其原因主要在于: (1)在中国民法学界,多数人都主张民商合一,不主张独立的商法,也不主张将票据法直接规定到民法中,而主张票据法以单行法的形式出现。 (2)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民商特别法律在实务上已经以单行法的形式出现,如海商法、公司法、破产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 . (3)票据法以单行法形式出现已有其传统。如日内瓦国际统一票据法为两个单行法律文件,德国、日本、英国、我国香港地区的票据立法都是单独制定的,旧中国票据立法及我国台湾地区现行“票据法”也是单行法。 (4)从制定与修改的角度看,单行立法更简便易行。 (5)上海市人民政府已率先颁行了地方性的单独票据规定。 (6)从票据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上看,也确有不同于民商基本法的地方,单行立法从理论的角度讲也更显科学。 三、中国票据法的基本原则 所谓基本原则,应当是指贯穿于票据法始终的基本规则,是票据活动规律在法律上的集中体现,是制定、解释、适用票据法的基本准则。 首先,票据法的基本原则属不确定性规范。法律规范有确定性规范和不确定性规范两大类。确定性规范规定得详尽具体,明确而无歧义,没有给法官留下自由裁量的余地。不确定性规范则带有宣言性质,旨在表明立法者的看法和态度,其内容并不详尽具体,适用时往往会给法官留下较多的自由裁量权。 . 其次,票据法的基本原则是票据活动规律的集中反映。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票据活动必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若违背这些规律,就会破坏经济秩序,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票据法基本原则就是票据活动规律的集中体现。依此基本原则,可以对票据活动从总体上做出规范,指明方向。 再次,票据法的基本原则的效力贯穿于票据法的始终。作为票据法的基本原则,不应当只是在票据活动的某一个环节中起作用,而应当是在票据活动的全过程中发生效力。因此,票据法的基本原则与票据取得、转让等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有明显区别。只在某一范围内起作用的原则不能作为票据法的基本原则。 最后,票据法的基本原则具有立法准则、行为准则和审判准则的功能。由于票据法基本原则的上述特点,使其在确定具体规范和具体机制时具有了立法的指导作用。具体的规范内容不能违背基本原则。票据活动的当事人在进行各种票据行为时,也将受到基本原则的指导,不能进行与基本原则不一致的活动。 归纳起来,我国票据法的基本原则大致有下述6个方面: . 1. 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票据法中,这一原则更显重要。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出卖和购买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开,从而克服了直接交换的局限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的实物与货币交换也发生困难: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买和卖在时间上的不一致,使商品实体的转移与现实货币结算相分离;在空间上的不一致,使货币的运输发生困难和风险。因此,以商品赊购赊销形式出现的商品交易便得到发展,进而产生在钱、货不能两清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顺利进行资金周转的信用制度。票据是作为信用工具而产生和存在的。当信用渗透到一切经济领域,商业信用构成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基础的时候,商品权利人不得不借助票据这种信用工具来确定权利让渡以后的债权债务关系,并借以保证在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