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组装纳米超薄膜研究及其应用
自组装纳米超薄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摘要:纳米超薄膜指薄膜厚度处在纳米数量级的薄膜。纳米级超薄膜具有电致发光、光电转换等多种功能,可用于制备传感器、太阳能电池以及光通讯元件,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自组装是制备多层纳米超薄膜的一种方法,它制备的超薄膜是高度有序和具有方向性的超薄膜。本文就自组装制备纳米超薄膜技术的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纳米超薄膜的应用发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自组装;超薄膜;应用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anostructured Thin FilmPrepared by Self-assembly【Abstract】 Nanostructured thin films indicated films whose thickness is in 1~100 nm range. Nanostructured thin films have excellent optical , magnetic , electro-optical , and magneto-optical properties , which are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bserved for the bulkmaterial.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over some of the recent exciting developments in the area of self-assembled nanostructured thin films andtheir application in microelectronics , nanoscale chemical sensor , molecule recognition , catalyze and other aspects.【Key words】 nanostructured thin film; self-assemble ; application引 言当粉体的颗粒尺寸减小到纳米级时,随着比表面积增大,由于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及量子效应,纳米粉体在催化、光电、磁性、力学等方面显示出与宏观物体不同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样,当薄膜的厚度小到纳米尺度时,也会出现许多不同寻常的特性,比如一些薄膜厚度小到纳米级时会产生巨磁阻效应。纳米超薄膜指薄膜厚度处在纳米数量级(1~100nm) 的薄膜,具有导电、电致发光、光电转换等多种功能,可用于制备传感器、太阳能电池以及光通讯元件,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自组装是制备多层纳米超薄膜的一种方法。它和气相沉积、旋转涂布、浸泡吸附等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制备的超薄膜是高度有序和具有方向性的超薄膜。自组装技术是由法国科学家Decher 等提出的一种基于静电相互作用制备超薄膜的方法。方法简单、无需特殊装置,采用水为溶剂,具有沉积过程和膜结构分子级可控制的优点。可利用连续沉积不同组分制备膜层间二维甚至三维的有序结构,实现膜的光、电、磁等性质。还可模拟生物膜,故近十余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1 , 2 ] 。与LB 膜比较,虽然LB 技术能够制备单层膜和多层膜,多层膜中各层可以包含不同的化学成分,并能在埃的数量级上控制这些组分之间的距离,但是LB 技术存在着一些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LB 膜的亚稳态结构。而自组装单层膜或多层膜中的分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或静电作用彼此联系在一起的,克服了LB 膜的这一缺点[3 , 4 ] 。因此,对于荷电纳米粒子(金属、半导体、铁电、磁性以及绝缘体) 、纳米片晶(粘土、石墨) 、蛋白质、颜料以及超分子体系,自组装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制备纳米超薄膜的一种方法。本文对自组装技术的最新进展及自组装方法制备的超薄膜的最新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2.自组装纳米超薄膜技术自组装法的成膜驱动力已从聚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扩展到氢键、电荷转移、主- 客体等相互作用,并成功地制备了各种类型的聚合物超薄膜、无机纳米粒子超薄膜以及无机- 有机杂化结构超薄膜等。2. 1 分子沉积自组装分子沉积膜(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简称MD 膜,是近十年才得到研究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自组装超薄膜。其制备原理是利用正负离子的静电吸引反应特性,通过相反离子体系的交替沉积制得层状有序的自组装多层超薄膜。与传统的自组装超薄膜和LB 膜相比,MD 膜不但具备相似的结构特点,还具有制备简单、不需昂贵仪器设备、热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好、不受基体形状与面积限制等优点,用该技术可制备各种功能性分子超薄膜[5 , 6 ] 。2. 2 静电引导驱动自组装静电引导驱动自组装的原理是:对表面电极施加外部偏压产生电场,纳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堆栈和队列.doc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3.doc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现队列和栈的各种算法及操作.doc
-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S13-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doc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约瑟夫环2013053003.doc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2(栈队列递归程序设计).doc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四—基于队列的操作来实现杨辉三角.doc
- 数据结构实验设计双端队列.doc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队列的表示与实现.doc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栈和队列(迷宫图最短路径).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贯流风幕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延安课件教学课件.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咖喱饭混合菜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智慧公交客车充电站应用系统建设方案.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效热水器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基于多软件协同的林业修剪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研究.docx
- 淹没式冲击墩水力特性的多维度探究与工程应用.docx
- 重载锻造操作机大车行走精度控制的关键技术与优化策略研究.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清洁设备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随机矩阵理论视角下股票收益相关矩阵的深度剖析与应用拓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