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职业卫生11-12-1
第四章 职业卫生 4.2.3 毒性评价指标与分级 4.2.7 常见工业毒物 1)氯气Cl2 城市给水中的氯气加氯间防泄漏安全设计 2)光气(COCl2) Phosgene, 碳酰氯 3)氮氧化物 (NOX) 2、 窒息性气体 1)一氧化碳(CO) 2)氰化氢(HCN) 3)硫化氢(H2S)Hydrogen sulfide 3、 有机化合物 3)有机氟化合物 4)有机磷农药 4、 金属及化合物 2)铅 3)铬 4.4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4.4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3、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4、通风排毒 2)全面通风 3)混合通风 5、有毒气体净化回收 (3)催化燃烧 2)冷凝净化方法 3)吸收和吸附净化方法 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因素 一、物质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 二、物理性质对毒性的影响 取代基团的影响 脂肪烃——卤素原子取代氢原子,毒性增加; 芳香烃——氨基或硝基取代,毒性增加; 甲基、乙基取代毒性减弱。 芳香烃衍生物的毒性大于相同碳数的脂肪烃衍生物。 具有强酸根、氢氰酸根的化合物毒性较大。 环己基溴 仲丁基溴 氯仿 上述几种物质毒性大于相应的脂肪烃。 1.溶解性 溶于水或水解 溶于脂肪和类脂质 2.挥发性 3.分散度 三、环境条件对毒性的影响 1.浓度和接触时间 2.环境温度、湿度和劳动强度 3.多种毒物的联合作用 四、个体因素对毒性的影响 防护措施: (1)操作光气的实验室或车间应远离人口稠密区; (2)实验室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①光气钢瓶与管道应当有监测和防护,确保安全可靠; ②光气钢瓶应进行隔离,采用负压通风; ③实验室防护:安装泄漏报警装置,设置氨和水蒸汽喷雾装置; ④个人防护: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化服。 (3)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进行申报登记。 组成:包括多种化合物,N2O、NO、NO2、N2O3、N2O4和 N2O5等。其中NO2比较稳定。环境中接触主要 为NO和NO2,并以NO2为主。 性质: NO——无色、无刺激气味的不活泼气体,可被氧化成NO2 。 NO2——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相对密度1.6,MAC=5mg/m3 污染来源:工业燃料燃烧以及硝酸、氮肥、炸药的生产及使用过程。 健康危害:难溶于水,对对上呼吸道黏膜刺激不大,在肺泡中阻留,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引起肺水肿血液中毒。 事故案例:2005.11.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苯胺装置硝化单元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扩散,附近数万人紧急疏散。 4)SO2 无色气体,相对密度2.3,加压可液化,液体相对密度1.43,沸点-10℃。 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大量吸入引起喉水肿、肺水肿。 5)NH3 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相对密度0.6,易液化,沸点-33.5 ℃,遇水生成碱性的氢氧化铵。 高浓度吸入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 性质: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相对密度0.968, 沸点-190℃。 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乙醇、苯和醋酸。 污染来源:化工原料,燃气,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 ,煤气生产(水煤气含CO40%,高炉煤气与发生炉煤气中含30%)。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被吸入后,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大于氧气,又不易解离,所以吸入一氧化碳后造成缺氧而窒息。 性质:无色、具有苦杏仁特殊气味的气体,相对密度0.94,沸点26 ℃,溶于水、醇和醚生成易挥发的氢氰酸。无机剧毒品 ,易燃气体,爆炸下限5.6%。 污染来源:化工上用于丙烯腈和丙烯酸树脂及农药杀虫剂的制造。也可作为中间产物产生,焦炭炉中可产生氰化氢。 健康危害:毒性作用是在体内释放氰基,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造成细胞内窒息。 氰化氢具有速杀性。 残留与蓄积:自然界对氰化物的污染有很强的净化作用。 一起因清理废弃青梅腌制池导致中毒事故的调查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年 第23卷 第03期 作者: 边归国, 甘健彪, 陈泓, 林志斌, 潘秋生, 灭火方法:首先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环境标准: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0.3mg/m3。居民区最大允许浓度,0.01mg/m3 。 防护措施: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在毒物泄漏时,应该佩戴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卷安全技术交底.doc
- 第四单元第一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ppt
- 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变进程.ppt
- 第四期公益美文班朗诵材料.doc
- 第四章 作者素养.doc
- 第四单元 7.做一个指南针.ppt
- 第四章 劳动就业制度.ppt
- 第四章 创建与编辑文本.ppt
- 第四章 商品储存保管规划.ppt
- 第十章第四纪古气候.ppt
- 2024年秋新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4 Plants around usPart A 第2课时 Let′s learn & Listen and chant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Unit 5 第4课时SectionB(3a—3c).ppt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1章 走进实验室 1 走进实验室.ppt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5 Animal friends (第3课时) Lesson 3.pptx
-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Unit 5 课时4 Hit it big.pptx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1.6 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0.2 我们的操场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课件 1.2.1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ppt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3 Section A(1a-1d)(第1课时).pptx
- 2024年新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6 B 第2课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