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向家坝水库震源机制探讨诱发地震的成因-地震地质.PDF

由向家坝水库震源机制探讨诱发地震的成因-地震地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向家坝水库震源机制探讨诱发地震的成因-地震地质

第 37卷 第 2期 地 震 地 质 Vol.37,No.2 2015年 6月 SEISMOLOGYANDGEOLOGY Jun.,2015 - doi:10.3969/j.issn.0253 4967.2015.02.018 由向家坝水库震源机制探讨诱发地震的成因 1) 2) 1) 1) 1) 冯向东  岳秀霞  王曰风  王晓山  刁桂苓 3) 3) 3) 3) 张洪智  程万正  李 悦  冯志仁 1)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 050022 2)天津市地震局,天津 300201 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所,哈尔滨 150080 摘 要  金沙江向家坝水库是 目前中国第三大水库,2012年底水库开始蓄水,水位升高 71m; 2013年 6月底再次蓄水,升高的水位淹没到库尾段。该水库以及上游的溪洛渡水库布设了地震台 网,有 35台仪器连续记录,能够很好地控制库区及周边的地震。水库地震台网在 2007年 9月— 2013年 6月记录了库尾一带 1级以上地震共计 38次,平均每月发生 066次。而 2013年 7—9月则 记录M 10地震 186次,平均水平达到每月 62次,已经接近以往月均值的 100倍,可判别为诱发 L≥ 地震。同期还记录 1级以下地震 553次,在强震背景区发生大量小地震已经引起巨大反响。震源位 置采用 3维速度模型进行重新修订,发现这些地震有 94%发生在 0~5km深度范围。利用水库地震 台网的观测资料,取垂直向记录到直达 P、S波的最大振幅,得到库尾一带蓄水之前 9个、蓄水后 69 个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并进一步利用这些震源机制反演了南、北 2个区的应力场,以期通过分析震 源机制和应力场变化,探索水库诱发地震发生的特点及成因。结果显示,在蓄水后 69个震源机制中 走向滑动类型占最多,存在较多过渡类型,倾向滑动的正断层、逆冲断层数目较少,震源机制空间取 向复杂、破裂类型多样,显示区域应力场对小震的控制较弱。利用这些震源机制反演得到南、北 2 个区的应力场差别较大,状态不均匀,北区呈现挤压应力状态,而南区呈现弱拉张状态,均与区域应 力场不一致。穿过库尾的子坝断裂是活动断裂,却没有控制诱发地震,有可能表明水库蓄水抑制 了逆断层的活动。库尾区分布碳酸盐岩、灰岩,存在溶洞。分析认为库水涌入溶洞,渗透到裂隙、节 理,导致孔隙压力增加,摩擦强度、岩石破裂强度降低以及库水载荷加大造成弹性变形等共同作用 是诱发地震的成因。 关键词  金沙江向家坝水库 诱发地震 震源机制 应力场 地震成因 - - - 中图分类号:P3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5 0 引言 向家坝电站坝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县与云南水富县交界的金沙江下游河段上,最大坝高 = = 162m(http: www.ctg.com.cn/xwzx/news.php?mnewsid 21582&mtext%CF%F2%BC%D2% ∥ ① B0%D3)。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报告 中指出:金沙江溪洛渡至向家坝河段河 - - - - 〔收稿日期〕稿回。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河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