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彩虹实验的研究
彩虹实验的研究
摘要 根据氨的一些性质,设计了氨的多阶段变色喷泉实验,并应用到化学兴趣的实验课上,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氨气 变色喷泉 实验设计
在化学教学中能否通过实验形成喷泉?能否通过实验形成彩虹喷泉即彩虹实验?如果能的话,它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原理和知识?需要什么药品、仪器和实验装置?又涉及到哪些实验操作?还能用哪些实验方法?怎样的实验设计既能传授化学知识又能启迪学生思维?为此,我们对氨的彩虹喷泉实验进行了设计,并应用到化学兴趣实验课上,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氨的彩虹喷泉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
(1)理解氨的彩虹喷泉实验的原理,学会实验操作;
(2)探讨氨的彩虹喷泉实验的成败关键,训练实验设计能力;
(3)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2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原理是在连通装置内,利用氨极易溶于水(在常压下,298 K时,水可溶解氨的体积比为1:700),使容器内的压强急剧减小,产生负压,导致外界大气压将低处不同的溶液压入到容器内而形成内喷泉;根据氨与醋酸溶液,酚酞溶液、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有关性质,控制不同溶液先后喷入顺序和喷入量而形成彩虹的喷泉。本实验既涉及到物理变化,也涉及到一系列比较复杂的化学变化。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量的比例大小、喷人快慢以及先后顺序等因素有关,其反应方程式可能有:
(1)CH3COOH+NH3 → CH3COONH4 使溶液酸性降低
(2)NH3+H2O→ NH3·H2O →NH4++OH_ 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3)CuSO4+2NH3·H2O→(NH4)2SO4 + Cu(OH)2↓ 浅蓝色絮状沉淀
(4)Cu(OH)2+4NH3→[Cu(NH3)4]2++ 20H_ 深蓝色溶液
3 实验用品
铁架台(附铁夹和铁圈)1套,500mL圆底烧瓶1只,500 mL 矿泉水塑料瓶(或洗涤剂塑料瓶)2只,,止水夹3个,Y型管1支,带单孔橡皮塞的直导管3支;2% CuSO4 溶液,0.1mol/L醋酸溶液,百里酚蓝,甲基红,溴百里酚蓝,酚酞,酒精,0.1mol/L NaOH溶液。
4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5实验步骤
(1)混合指示剂的配制。百里酚蓝0.1g,甲基红0.1g,溴百里酚蓝0.05g,酚酞0.1g,溶于200mL酒精中,加水后用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至黄绿色,加水稀释至400L。
(2)准备实验材料。将10滴混合指示剂滴人矿泉水塑料瓶里,再加入适量0.1mol/L醋酸溶液,约450 mL蒸馏水,并振荡、混合均匀;再向另一矿泉水塑料瓶里加入约100 mL 2%CuSO4 溶液(有剩余)。
(3)按图所示连接好圆底烧瓶和矿泉水塑料瓶。
1——混合指示剂
2——2%硫酸铜溶液
3——小孔
4——氨气
a,b,c为止水夹
(4)将氨气装满烧瓶后立刻开始实验时,打开止水夹a和b,用拇指堵住盛放混合指示剂的矿泉水塑料瓶上部的小孔,并挤压出矿泉水瓶使数滴溶液进入圆底烧瓶内,立即松开手,可见圆底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
(5)当圆底烧瓶再次喷出红色溶液时,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C,立即见到蓝色喷泉产生。圆底烧瓶内将会出现浅蓝色絮状沉淀并下沉,部分浅蓝色絮状沉淀又溶解为深蓝色溶液,部分深蓝色溶液又转化成浅蓝色絮状沉淀,还有部分深蓝色溶液又与红色溶液混合成紫色溶液等,现象如同“翻江倒海”,十分壮观。后来,圆底烧瓶内上部的溶液呈现深蓝色。
(6)当圆底浇瓶内有约3/4体积的混合液时,关闭止水夹c,再打开止水夹b,可见红色、无色喷泉又产生,直到圆底烧瓶内的溶液近满时,喷泉才停止(瓶内氨气基本反应完全)。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6实验现象与解释
首次打开止水夹a,b,矿泉水瓶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有色的喷泉,喷泉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橙色,再变成黄色,继而变成蓝色,最后变回红色。实验现象解释:矿泉水瓶中的水溶液酸性较强,使百里酚蓝呈现红色,水溶液进入收集有氨气的烧瓶中使得水溶液的酸性渐渐减弱,甲基红试剂显橙红色到黄色,随着PH值的升高,溴百里酚蓝显蓝色,最后是酚酞显红色。
最后的实验现象是:圆底烧瓶内出现3层不同颜色的混合物,且密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大。3种颜色能保持很长时间不褪色。圆底烧瓶的下层为浅蓝色絮状沉淀,说明介质呈中性或偏酸性;中层为深蓝色澄清的溶液,说明介质呈碱性;上层为红色澄清的溶液,说明介质呈碱性。
7问题与研究
(1)实验装置气密性要好。特别是单孔橡皮塞要与圆底烧瓶口配套、塞紧、不漏气。
(2)圆底烧瓶内部要干燥;收集的氨气应干燥且充满烧瓶。
(3)尖嘴玻璃导管口径大小应适中,以直径约1 mm为宜,且要垂直,与圆底烧瓶底部相距1~2 cm,可使溶液喷到圆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课堂差异教学策略案例研究..doc
- 小班化物理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doc
-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三年级上册)..doc
- 小班化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doc
- 小河垃圾中转站监控方案.doc
- 小角度法测基坑水平位移的不确定度分析.doc
- 小面制作方法.doc
- 少年宫自查报告.doc
- 就地补偿在动力厂水泵电机上的应用实例.docx
- 就业信息采集发布管理办法.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最近下载
- 云南西部沿边高校边境缅甸语人才培养的校政企合作模式探索.docx VIP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docx VIP
- 幼小科学衔接视角下家校社协同共育现状及对策研究.pdf VIP
- 2025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旅游警务服务规范.pdf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深入学xi关于发展新生产力的重要论述.docx VIP
- 第三章 教育目的.ppt VIP
- 乳腺癌脑转移瘤护理查房.pptx VIP
- 眼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防范.pptx VIP
- 真菌镜检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