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青年》为寻真理青年而生
《中国青年》为寻真理青年而生坚持真理,这四个字看似平常却最奇绝。于国,于家,于个人来说,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才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走错了路,人生没有希望,家庭没有温暖,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道路也会曲折。
坚持真理这四个字对于即将走入第九十年征程的团中央机关刊《中国青年》来说,是革命战争年代血雨腥风中的坚持,是文革期间国家和民族走上错误道路深刻思索后的风骨,是几代人用青春、鲜血乃至生命探索真知后凝结出的品牌。
为真理献出热血、生命
“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败了,衰老沉寂的中国像是不可救药了。但是我们常听见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见青年界的活动。许多人都相信中国的唯一希望,便要靠这些还勃勃有生气的青年。只是可惜风习的薰染太利害了,魔魂的诱探太有力量了??我们必须为青年的这种需要,供给他们一种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这便是我们刊行《中国青年》的意思。”1923年《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如此明确地告诉读者,这本刊物是为追寻真理的青年而生,为探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中国青年人而生。
邓中夏在《政治教育》一文中,有这样的文字:“有人说中国人对于政治见解并非糊涂,他们何尝不知道政治进化的原则是什么,何尝不知道中国目前所急切需要和可能实现的政治是什么,又何尝不知道澄清政治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这些都是他们胸中雪亮的,只不过他们因私之一念还把真理蒙蔽了。我说不然??所以我们为救济这项危险起见,为革命前途斩开一条道路起见,我现在提议,我们应做一番大规模的政治教育运动,把这些名人学者一股脑招收来做学生。”在邓中夏看来,“名人学者”对真理的认知已经太落后于时代了,他把《中国青年》杂志作为给真理发声的阵地。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追寻真理必然为黑暗的政治所不容。1923年写下《中国青年》发刊词的恽代英,1931年在南京遇害,时年36岁。他是《中国青年》杂志的第一任主编。邓中夏则于1933年9月在南京雨花台被害。在《中国青年》的第一批编辑工作者的名单里,还有这样闪耀星空的名字:林育南、萧楚女、任弼时、张太雷、李求实。萧楚女于1927年4月22日牺牲于南京石头城监狱。张太雷于1927年12月12日牺牲在广州。林育南和李求实于1931年在上海龙华就义。任弼时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追寻真理,在革命年代,意味着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而《中国青年》杂志的第一批编辑工作者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真理的可贵。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下,《中国青年》杂志,先后改名为《无产青年》《列宁青年》《青年实话》,一个曾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刊,一度只能油印,出版周期也不固定,甚至伪装封面出版发行。1939年《中国青年》杂志在延安第一次复刊。12年血雨腥风的洗礼后,追寻真理的方向愈加坚定。胡乔木在《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一文中这样写道:“中国青年几十年来追求新思想的过程,也就成为一步一步接近马列主义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曾经历尽千万种艰辛,但是它的总的基本的方向却是不会改变过。??现在的问题却是这些人不止于此,他们还要利用各种卑劣的手段,在青年中间实际封锁和取缔马列主义,阻止青年思想的进展,这就成为中国青年运动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了。我们愿意提醒这些人:从来的中国青年的思想,都在你们的罐头政策的统制之下的。既然你们几十年的统制也不曾见效,你们今天无论换一个什么罐头,自然也不曾更有效些。你们何不稍微冷静一点,虚心一点研究一下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何在?如你们真的研究一次,那么你们必将发现一些千真万确的道理,对于你们所要进行的任何企图,总会收一些参考之效。”
如同胡乔木在文中所说一样,宣扬真理的《中国青年》杂志,在国统区再度遭到了封锁,1940年第一次复刊后的《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周年的话》,对国民党压制真理的种种行径进行了控诉,文中写到:“正因为本刊是全国青年所关心的自己的刊物,所以也就受到了政治运动的迫害??千百个优秀青年在平江、在确山、在大后方的川黔、在敌后方的河北平原、在晋西晋南、在陕某宁边区周围一带,被袭击被暗杀了,千百个青年救亡团体被解散了,千百个积极的青年被逮捕被开除了,千百种进步的书报杂志被查禁和删改了,信件横遭在扣,而集会、结社甚至走路择校的自由都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不消说,中国青年遭受灾难的日子,也正是本刊遭受灾难的日子,这就表现在:在许多地区,本刊遭受到无理的禁售,被邮电检查员所没收,本刊的读者被监视,读者与本刊编辑部之间的通信关系横遭阻碍??幸或有一些读者得到本刊也未免为时太久有明日黄花之感!”为追寻真理,为了明确社会发展方向,为了听到延安的声音,为了看一份《中国青年》杂志,国统区的青年人受到了监视,甚至失去人身自由。这些如今听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当年则是真切地存在着。中国读书人从古至今心怀家国天下,追求真理的传统,被无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