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索中.ppt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索中

教学过程由以下事件构成: 引起注意与唤起学习者的学习的需要; 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促进保持和迁移。 先前经验: 需要、动机、趣味、信念、心境; 经历、体验; 认知结构、认知策略、惯习; 理性认识、已有知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 ——孔子 内容 (一) 方法 (启发) 时机 (愤悱) 效果 (三) 愤悱:“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 心灵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 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学生发展的即时表现: 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不易记,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 杜威:“做中学” 科学教育:Hands On (动手做) 三套表征系统: 动作表征系统 图象表征系统 符号表征系统 教学的效果包括 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 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精进 知识的建构与运用 情感的丰富、细腻与纯化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 技能的形成、巩固与熟练 我的教学信条 我 人 天 物 个人 教学必须关注完整的人的成长 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用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与信任做重要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何种情况下, 学生学得最好? 增进教学效果的策略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为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所采取的教学行动的方案,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与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 教学策略: 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的职责 帮助学生检视与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发现学生的潜能和性向。 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1、牢固树立与深化课程意识——首先是值不值得让学生去学,其次才是如何有效的教学生学 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2、牢固树立教学设计的观念,将活动带进课堂 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3、有效教学首先表现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4、今天,一个成功的教师是能充分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教师 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5、对于教师来说,备课不是写教案,而要用整个生命来备课 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6、教学后的反思与精心备课同样重要,对教师的成长和改进教学来说,甚至更为重要 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7、要善于批判性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个过程是更为重要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8、带给学生快乐比掌握知识技能更为重要,没有快乐就没有健康的情感与健康的人格的发展 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 引领者 教师是学生潜能的 唤醒者 教师是教育内容的 研究者 教师是教育艺术的 探索者 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 开发者 教师的学习与成长 广泛阅读 仔细咀嚼 自觉践履 深入探究 及时总结 真诚交流 带着信念去追求 带着希望去寻找 带着爱心去探索 带着自信上路 前方的路 远远没有尽头 ——肖川 如您在正式出版物中引用以上观点,请予注明(肖川,2001)。 谢谢, 再见! 联系方式: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肖 川 liu6606@mail.bnu.edu.cn 010-- (宅) * 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与仁爱援之于人,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