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立板桥高级中学10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新北政府教育局.PDFVIP

新北立板桥高级中学10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新北政府教育局.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北立板桥高级中学102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新北政府教育局

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 102 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國文科期末考試題(一般學生卷) 考試範圍:康熙版高二上 L10~L14 、古今文選讀L11 、文化教材論古今人物與孔門弟子 (共4 張7 頁,選擇題共需劃記34 題。) 一、 單一選擇題(第 1~17 題,共 17 題,每題2 分,共34 分,答錯不倒扣) 1. ( )下列讀音皆相同的為: (A)邊城鳴「鏑」/「嘀」嘀咕咕/「嫡」長制度 (B) 「怏」怏不樂/「泱」泱大國/「殃」及池魚 (C) 「韋」編三絕/顧盼「暐」如/甘冒不「韙」 (D) 「簞」食壺漿/「殫」精竭慮/肆無忌「憚」 2. ( )欣賞古典文學以翻譯順暢為首要關鍵,以下文句解釋正確的是: (A)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忌恨他人,也不貪求,那為什麼要隱藏呢? (B) 「怨不在大,可畏唯人。」──抱怨不在於多寡,可怕的是抱怨的人。 (C) 「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不要忘了你的生辰八字,不要得意忘形。 (D) 「形骸且健,方寸甚安。」──身體尚且健康,事物分寸掌握得當。 3. ( )關於「樂府」及「新樂府」之比較,以下正確的是: (A)兩者皆須搭配音樂呈現。 (B)兩者都重視「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 (C)樂府句式自由,新樂府句式整齊劃一。 (D)樂府不講求押韻,新樂府受律詩影響,於偶數句押「平聲韻」。 4. ( )以下是唐代傳奇內容的相關資料,請問「完全正確」的是? 類型 篇名 作者 主要角色 後代影響 (A) 愛情 李娃傳 白行簡 李娃、滎陽公子、紅娘 石君實:曲江池 (B) 豪俠 虯髯客傳 杜光庭 虯髯客、李靖、紅拂女 凌濛初:虯髯翁 (C) 志怪 枕中記 沈既濟 盧生、呂翁 白樸:邯鄲記 (D) 歷史 長恨歌傳 陳鴻 唐文皇、楊貴妃 洪昇:長生殿 5. ( )古代人臣往往上書言事,請由形式、內容判斷,下列何者並「非」是「上行公文」? (A)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B)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 (C)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 (D)然則是所重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6. ( )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感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請問下列選項中,何者可以展現兩 人由盛轉衰的淪落遭遇? (A) 白居易:「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琵琶女:「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 (B) 白居易:「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琵琶女:「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 (C) 白居易:「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女:「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 (D) 白居易:「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琵琶女:「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7. ( )唐代儒釋道盛行,文學內容往往深受影響,請判斷以下文學與思想之關係,何者「有誤」? (A)在〈虯髯客傳〉中,杜光庭認為「乃知真人之興也,非英雄所冀,況非英雄乎?」表現其道教天命論, 用意在告誡楊素等亂臣賊子切不可生非分之想。 (B) 〈南柯太守傳〉結局:「生感南柯之浮虛,悟人世之倏忽,遂棲心道門,絕棄酒色。……貴極祿位,權 傾國都。達人視此,蟻聚何殊? 」可知李公佐深受濃厚佛道色彩影響。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