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东国小五年级王船醮.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港东国小五年级王船醮

何謂「醮」? 醮,為道教中的一種祭典儀式,舉行醮典又稱為建醮或造醮。 而醮典依其性質之不同,可分為清醮 (或稱陽醮,重點在於慶賀祈福)及幽醮(或稱陰醮,重點在於超渡亡靈)。 而在台灣,因目的之不同,又延伸出水醮/火醮 (因天然災害)、慶成醮(廟宇落成)、中元醮(超渡亡靈)及王船醮(祭拜瘟王)。 西港香 西港醮屬典型之王船醮。 刈香,為一種廟會活動,是指大廟的神明,遶行巡視境內各角落,而境內的大小神壇或廟宇,也出動神轎及陣頭,來參加這遶境行列。 西港香的主要特色,乃結合王船醮及刈香為一,同時進行。 西港香由來 17世紀時西港本是一天然汊港,海上交通由蚶西港直達。南側曾文溪有帆船可溯至蘇厝。當時西港街頭為西拉雅族蕭瓏社平埔人與漢人市集之地。清朝起大陸移民來台者漸多,西港周邊開始聚集許多部落。 當時八份姑媽宮奉祀鄞、何、李、紀四仙姑,香火鼎盛,於是乾隆於1756年(乾隆21年)御賜下馬樟牌,凡經此廟者,武官下馬,文官下轎,以示對該宮神祇之尊敬。 十二瘟王 1784年(乾隆49年),當地居民在十八欉榕凹湖發現王船一艘,上有玉敕代天巡狩令旗一只。據傳應是蘇厝一帶建醮酬神,王船放出海上後漂流至此。 當時人視為吉兆,乃將王船撈起,於姑媽宮筊請玉皇大帝恩准代天巡狩十二瘟王,每三年一次至該宮主持香科。分別是丑年(牛年)余、侯、耿千歲,辰年(龍年)吳 、何、薛千歲,未年(羊年)封、趙、譚千歲,以及戍年(狗年)盧、羅、張千歲。 姑媽宮香火中落 首科於1784年(乾隆49年)開始建醮,一開始只有姑媽宮及鄰近13個部落共13頂神轎參加進香遶境。後擴至36庄。而姑媽宮時期之香科,共延續了13科。而在1823年(道光3年),由於下馬樟牌被盜,加上當年一場暴風雨,導致曾文溪改道,影響蘇厝以下曾文溪兩岸聚落生態甚大,因此姑媽宮附近人丁散去,香火遂告中落。 西港慶安宮承接 從1823年開始,王船醮典改由慶安宮接辦,延續每3年一科之傳統,除1943年因太平洋戰事未克舉行外,至今未曾間斷。而遶境之規模,也從姑媽宮時期之36庄,陸續增加至72庄,乃至現今之96庄。其範圍涵蓋西港鄉、七股鄉、佳里鎮、安定鄉及台南市安南區。 王醮流程 王醮流程因各地特色與廟宇習慣不同,因而發展出廟宇自身的一套程序,大致的順序包括: 「起造王船」 「迎王蒞臨」 「王醮科儀」 「巡狩遶境」 「送王離境」 起造王船(1/3) 王爺(千歲爺)搭乘王船往來天庭與人間,王船除了是王爺的交通工具,也是信眾虔誠敬拜的祭典法器。因此每逢香科期,便會於數月前先造船,或竹架紙糊,或形制全仿真船,大小依神示而定。 造船前先跋桮請示神明,至何處選取木材做為船{舟參}(因同餐,指王船龍骨),接著進行取{舟參}、請{舟參}的儀式,將王船龍骨安置王船廠,延請造船師傅進廠工作。 起造王船(2/3) 期間各相關儀式隨王船逐漸完工依序進行,如賦予王船神靈法力的安龍頭、安龍目、安崁巾,或如豎桅、掛帆、進水、出澳等新船下水儀式。 造船過程依各地習俗有封閉式、開放式不同。部分廟宇有永祀王船,不另造舟,每屆醮期依例進行豎桅掛帆、進水出澳儀式。 起造王船(3/3) 迎王蒞臨(1/3) 王爺來自天庭,代表上蒼輪值下凡查察地方善惡,禳災賜福。每次香科王爺不同,故又有迎新王、迎客王之稱。廟方在迎王前會將正殿布置成王府(代天府),作為王爺的行館;另請藝師製作紙糊神像,作為王爺的金身。 請王之日,備辦鼓吹陣頭,延請道士舉行儀式,或至水邊,或至王船舊登陸地迎請。 迎王蒞臨(2/3) 請王儀式也依各地風俗而有差異,如東港東隆宮需以「頭筆」在沙灘上出字,確認是否符合值年千歲姓氏者,始為王爺駕臨;或有如臺南蘇厝長興宮,需於先將裝有王爺金身的王箱上封條,置於請王地,待至請王日才取出恭迎千歲神靈。 王爺駕臨後,道士在請王地替神像開光,賦予靈力,鼓吹陣頭將王爺迎回王府內,開始駐蹕,進行各種儀式,直到送王為止。 迎王蒞臨(3/3) 王醮科儀(1/3) 王船醮一般以三朝、五朝居多,少數為七朝、九朝醮,科儀法事由道士團主導,禁忌甚多,在內壇進行的儀式僅限會首或建醮執事人員參與,一般人無法輕易接觸,也因此更顯神秘。 從豎燈篙向天地神鬼詔告醮期開始,接著進行請神、貼榜告示、祭祀誦經、普渡植福、登壇拜表、關祝五雷神燈、和瘟、拍船醮等科儀;其中和瘟與拍船醮為王醮所特有,一為勸離、收押魅魔,一為將不潔之物驅趕壓制,而後替王船開水路,打通航道。 王醮科儀(2/3) 部分大廟另設正案(禮生)指揮王府儀節,通常地方縉紳或頭人才能夠成為王府執事,參與禮敬王爺的儀式。 王府行儀包括讚堂排衙、掛牌行事(參謁、領文、稟事、投文、放告)、領令、繳令、道士朝謁、點卯、筵王(宴王)等,工作人員多穿著清代傳統服裝,展演古時官場儀節。 王醮科儀(3/3) 巡狩遶境(1/3) 王爺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