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虚词词汇的一种特殊形式.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汉语虚词词汇的一种特殊形式

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86期) 近代汉语虚词词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雷冬平 胡丽珍 (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湘潭 411105 ;浙江大学 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 [ 摘 要 ] 在近代汉语虚词演变过程中,两个同义双音节虚词,通过集合式的缩合,形成一个同义三音节的虚 词。一类是:AC+BC→ABC,如“起头+为头→起为头”、“一遭+周遭→一周遭”、“各处+到处→各到处”等;另 一类是:AB+AC→ABC,如“休得+休要→休得要”、“便做+便道→便做道”、“更做+更道→更做道”等,这是同 义词连用词汇化的结果。以往对单音节词同义连用的研究较多,而对双音节同义词的连用及其缩合很少涉及,本文 研究的正是后者。 [ 关键词 ] 近代汉语;虚词;词汇化;同义词 [ 中图分类号 ] H14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1-5442(2010)01-0074-06 词汇化 (Lexicalization) 是 指非词语言单位变为词的一种语言变化,双音化则是汉语词汇化 的主要表现方式。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汉语大规模的双音化进程始于汉代,故而从那时 起,汉语中许多非词的独立语法成分都经历了一个词汇化的过程。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董秀芳,她认为这种经历词汇化过程的双音节词有三个来源:一是从短语变来,这是双音词的 最主要的来源;二是从由语法性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三是由本不在同一句法 [1][p23] 层次上而只是在线性顺序上相邻接的成分变来。 过去,学者们的词汇化研究大都围绕着这三个方面进行。当然,这是词汇化的主体部分, 近代汉语虚词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在近代汉语虚词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由两个 同义双音节虚词经过词汇间同义交叉缩合而形成一个同义的三音节虚词。这种虚词有:“起为 头”、“一周遭”、“各到处”、“休得要”、“便做道”、“更做道”等。如: 起为头 :( 起头+为头→起为头 ) 这一词语主要在清代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中使用。“起为头”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先前、刚刚”,为时间副词,在句中充当状语。如: (1) 狄婆子问孙兰姬道:“你两个起为头 是怎么就认的了?”孙兰姬说:“俺在跑突泉西那 4 4 4 花园子里住着,那园子倒了围墙,我正在那亭子上栏杆里头。他没看见我,扯下裤子望着我就溺 尿……”(《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回 ) *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06JJD740014)、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8C853) 以及湘潭大学科研项目(0709011)的部分成果。本文出自笔者的博士论文《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 知分析》,感谢导师方一新先生的悉心指导!错误之处由作者本人负责。 74 古汉语研究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2) 侯婆道:“……人是羊性,你要起为头 立不住纲纪,倒底就不怎么的。你没见公鸡么?只 4 4 4 斗败了,只是夹着尾巴溜墙根,看见还敢回头哩?”(《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六回 ) (3) 我起为头 能呀能的,如今叫你降伏了?我叫你奶奶来,叫你妈妈来,降伏了我! (《醒 4 4 4 世姻缘传》第九十六回 )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起头”和“为头”也具有与“起为头”相同的功能,并且产生的时代要 早;另一方面又与“起为头”同时代共存。如: (4) 这一宗文卷,我为头看过,压在文卷底下,怎生又在这上头? (《窦娥冤》第四折 ) 4 4 (5) 太尉说道:“我是朝廷中贵官,如何教俺走得山路,吃了这般辛苦,争些儿送了性命! 为头上至半山里,跳出一双吊睛白额大虫,惊得下官魂魄都没了… …”(《水浒传》第一回 ) 4 4 (6) 看 官 听 说: 这 里 方 才 是 梁 山 泊 大 聚 义 处。起 头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