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016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6.docVIP

【2017年整理】2016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6.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2016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7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6

第课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 ? 1.《明史》记载的明成祖朱棣生平 ?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①,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②。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蔽③。知人善任,表里通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④。六师屡出,漠北尘清⑤。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⑥。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⑦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⑧。 ? ──《明史》卷七《成祖本纪》赞 ? 【解读】明十三陵之建,明成祖朱棣应为首功。由他开始建长陵,明朝一代十三陵浩大的古典陵墓建筑群,方历二百年之功建成。所以在教科书上此课首句即为“明成祖早在迁都北京之前,从1409年就开始在北京营造陵墓……”。因此本课材料解析必须首先介绍一下这位明朝第三代皇帝的简要生平,而《明史·成祖本纪》赞恰是最简单明了的朱棣一生简史,可贵的是既有平生功劳的记述,又有合理公平的批贬。使我们可以公平评价他的一生。 ? 【注释】①文皇指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洪熙和明世宗嘉靖年间两次尊谥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和“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庙号一次称“太宗”,一次称“成祖”,后世一般称明成祖。此句说他少年即习兵法练武,后封为燕王,统治北京河北等广大险要地区。②建文即建文帝朱元,为明太祖之孙,明朝第二代皇帝。此句叙述朱棣乘建文帝生性软弱无能,从北方驱兵直向南京,夺取皇位,统治了全国。奄,覆盖、包括。③明成祖“躬行节俭”明显例子有:永乐八年他领兵北征,“念士卒艰苦,每蔬食”,不吃荤。永乐十九年他自己的62岁生日,下令免去群臣的贺礼贺宴。每逢水旱灾他及时赈恤,朝发文告夕即实行,毫不延误。《本纪》记有即位当年即遣大臣出治“苏、松、嘉、湖”江南地区“水患。同年,又免河南蝗灾灾民赋税,这年九月再由国家铸农器,免费发给山东穷苦农民。永乐三年,下令免除天下农民的盐钞和田租,共达粮338万石。六年,北京地区地震,诏抚流民多人。等等。雍蔽,消息闭塞之意,“无有雍蔽”,是指明成祖时赈济慈善事业,无处不到。④高祖指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这里评论明成祖的任贤和武功跟父亲一样。⑤指明成祖对北方蒙古军队的讨伐,使北方边境安靖。⑥季年指末年,明成祖的威名遐被四方,入贡和交往东西邻国达到三十国。最值得提出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年~1433年),有六次都在永乐年间。由郑和使团带回的各国使团达19国,致使“诸番使臣充斥于廷”。所以学者说:“永乐中晚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与西洋各国关系最密切的时期”。⑦幅陨,即幅员。迈,超过。卓,高远。⑧这一句是批评明成祖的意见,认为他在争夺皇位,革除建文党羽时,有些“倒行逆施”、过分残酷的手段,也很难因功劳巨大而被掩盖。曷,即何。 ? 2.明十三陵之选址 ? 明太宗永乐七年五月己卯①,营山陵于昌平县,遂封其山为天寿山②。时太宗择寿陵,久不得吉壤,而仁孝皇后尚未葬③。礼部尚书赵以江西地理术人廖均卿④至昌平,偏阅诸山,得昌平东黄土山最吉⑤,遂即日临视,定议封为天寿山。 ?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七十 ? 【解读】上述记载为关于明十三陵、长陵选址最典型而又简单明了的文字。除此外尚有《明史·礼十四·凶礼》、《明会要》、《大明会典》等的记载,都不如本段文字明白晓畅。从此段文字可知明时选择陵址,风水阴阳学说作用极大,统治者认为这关系于王朝的兴亡。 ? 【注释】①明太宗即明成祖,永乐七年为公元1409年。《明史·成祖本纪》永乐七年亦载,此年“五月乙卯,营山陵子昌平,封其山曰天寿”。②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关于这里的风水秀丽壮美,《十三陵》一书有生动地描述:“明十三陵的所在地是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其北面,天寿山主峰三峰并峙,宛如巨大的屏障,再后则千峰后护山势不断,蜿蜒回荡,遥接太行。其东面,有逶迤的蟒山盘绕于左,西面则有龙山、虎山、汗包山、昌平城后山等一座座秀丽如屏的小山峦环抱于陵区之前。此外,陵区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隅方向也都有山脉环绕,形成一个四面八方都有山脉屏护的闭合空间。这样的空间构成,即江西之法风水术中所讲的”北辰紫极垣“风水格局”(2004年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版22~23页)。③仁孝皇后指明成祖的徐皇后。徐后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女,朱棣即位后即为皇后,死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故直至明成祖选陵时“尚未葬”。“吉壤”指符合风水理论的吉祥的地方。④赵羾为明初大臣,生活于洪武至正统年间(公元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中期)。羾音gòng,赵羾在永乐年间官至礼部尚书,专管各种礼制和对外文化政治交流,曾出使交阯(今越南)和接待朝鲜使臣等。廖君卿为当时著名风水家,其祖廖三传说唐代就称为“江西派风水大师”,世代相传至廖君卿犹为明代风水名家。⑤黄土山本为一不起眼的山,经风水家廖君卿勘察观赏后,14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