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限制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革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3级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苏志甫??来源:??发表于2004年7月7日??阅读2123人次??编辑:主编
【内容摘要】 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投资做出了限制,本文从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限制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金融实践中对投资限制的突破和投资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及其法律监管作了必要的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投资限制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前言
一般意义上的投资是指政府、企业和个人对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购买并占有的活动,包括证券投资、现金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作为商业银行一项很重要的资产业务,是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商业银行投资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广义的投资除了证券投资之外,还包括银行在现金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投资。商业银行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收益和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各国法律往往会对商业银行的投资范围做出一定的限制。投资限制的目的为避免银行承担过度风险,以确保银行安全运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这种限制是通过在法律上严格限定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来实现的,其实质是对商业银行权利能力范围的一种法律上的限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限制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分业经营与投资限制是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立法的选择
在各国商业银行投资的法律规制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立法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投资限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除了少量的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外,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股票等投资,从经营范围角度该模式又被称为分业经营体制。除美国外,这种模式也曾是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制度。另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非投资限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除了经营传统的存款、贷款和结算外,其投资不受限制。这样它便能够提供包括银行、证券、租赁、信托和保险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故又被称为全能型经营制度,除德国外、瑞士、奥大利等国一直实行这种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就确立了我国对商业银行投资的法定限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的体制。实际上,在商业银行法起草过程中,对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
有限制论和肯定论两种观点。持限制论者认为,应当对投资业务做出限制性规定,因为允许
商业银行从事投资业务有以下弊端:(1)不利于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因为商业银行投资信托公司后,信托公司可以向企业投资。这样将增加投资的渠道,容易扩大基本建设规模。(2)不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股票投资和房地产都属于高风险业务,商业银行从事这些业务,将大大增加其业务风险。(3)不利于银行业和信托业、证券业的分业经营,也不利于商业银行和已投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脱钩。持肯定论者认为,商业银行从事投资业务,有利于提高银行的资产效益,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保障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可见,我国《商业银行法》基本采用了限制论的观点。除了在《商业银行法》第43条对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范围做出限制性规定外,还在《商业银行法》第74条对商业银行违反第43条关于投资限制性规定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然,从法律上对商业银行投资行为做出限制是有其客观依据和现实意义的。首先,对商业银行投资的限制是对我国曾发生的金融混业经营混乱局面的直接约束。8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金融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尤其是以信托、证券机构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继建立,金融业竞争程度加剧。各商业银行为增强竞争力,纷纷扩大业务范围,投资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业务,如通过设立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或是在银行内部设置相应的部门投资信托、证券、保险等业务,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也通过各种方式向银行业务渗透,从而造成了当时我国金融业十分混乱的局面。特别是1993年初以后,商业银行将大量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投入证券、信托和房地产领域,不仅导致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涨,而且严重威胁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使其支付能力明显下降,严重损害了银行的信用信誉,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这种金融混业经营的混乱局面,正是《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投资做出限制性规定的直接依据。其次,对商业银行投资进行限制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反映。任何经济法律规范都有其特定的经济内容,我国的金融立法也必须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尽管加入WTO对我国商业银行分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