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含量对氧化锆渗透陶瓷半透性影响.docVIP

氧化锆含量对氧化锆渗透陶瓷半透性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氧化锆含量对氧化锆渗透陶瓷半透性影响

氧化锆含量对氧化锆渗透陶瓷半透性影响  摘 要:目的:探讨氧化锆渗透陶瓷基体中氧化锆质量分数由0%增加至30%,氧化锆渗透陶瓷半透性的变化。方法:按氧化锆占基体质量分数0%、2.5%、5%、7.5%、10%、20%和30%分成7个组。各组基体烧结及玻璃渗透后打磨抛光,采用光谱扫描色度仪测量透射率。结果:随着氧化锆质量分数的增加,氧化锆渗透陶瓷的透射率由0.406%降低至0.058%。氧化锆含量高于10%后,透射率的下降趋势变平缓。结论:氧化锆含量对氧化锆渗透陶瓷的透光性有直接影响。氧化锆含量为10%时,氧化锆渗透陶瓷已基本不透光。氧化锆含量高于10%,对透光性的影响作用降低。 关键词:氧化锆;渗透陶瓷;透光性;透射率 氧化锆相变增韧机制被发现至今的30多年来,氧化锆陶瓷已逐渐广泛用于牙科冠桥修复体的制作中[1]。利用氧化锆相变特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已具有普遍意义。虽然普遍认为氧化锆有较大的遮色性,但含量的多少对全瓷材料透光性的影响尚未有研究报道。实验主要探讨氧化锆渗透陶瓷中,氧化锆含量在30%内的变化对底层瓷透光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①实验材料及设备:Vita In-ceram 氧化锆渗透陶瓷(Vita公司,德国),α-Al2O3 、渗透用玻璃粉、专用调拌液及分散剂(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纳博热真空烤瓷炉(Nabertherm公司,德国),PR-650光谱扫描色度仪及PHOTORESEARCH颜色分析软件(Photo Research公司,美国), SPSS V 13.0统计分析软件。②实验分组及样本制6备:取一定量的Vita In-ceram 氧化锆渗透陶瓷及α-Al2O3粉体,按照氧化锆占总粉体质量的0%、2.5%、5.0%、7.5%、10.0%、20.0%和30.0%分成七组,每组5个样本,共35个样本。充分研磨粉体,使之混合均匀。用专用调拌液及分散剂分别调和以上七组粉体,形成的粉浆浇铸在自制的圆柱型模具内(直径12.5 mm,厚度约1 mm),形成底层瓷基体。基体在1 210℃下烧结2 h后,将玻璃粉用去离子水调拌均匀后涂塑在基体表面,1 150℃下渗透4 h。样本表面多余的玻璃料先用慢速手机和车针仔细打磨,后用氧化铝喷砂(50μm,2.5 bar)完全去除。水砂纸顺序打磨至样本厚度为(0.5±0.02)mm。950℃下保温40 min消除喷砂引起的单斜相氧化锆后,取出样本超声清洗并干燥。以上七组样本除氧化锆含量差别外,制备工艺完全一致。 1.2 实验样本透射率的测量和计算:用PR-650扫描光谱色度仪测量样本相对于D65标准光源的直接透射率和可见光光谱积分透射率(T%)。T=It/I0×100%(I0为光源强度,It为透过物体的光线强度)。固定光源、试件和色度仪之间的相对距离并使三者位于同一水平线上[2]。光源为标准A光源(色温2 856 K),通过PHOTO RESEARCH颜色分析软件转换为D65光源(色温6 500 K)。工作波段为400~760 nm,间隔4 nm扫描一次,照度为照度为20 001×10°视场。采用ML 0.75和SL 0.5镜头,使测量区位于样本中心直径1.5 mm区域。工作环境温度18~25℃,相对湿度50%~60%,测量在暗室中进行。测试前将PR-650扫描光谱色度仪和标准光源预热30 min。每个样本正反面分别测量2次,取平均值。全部测量过程由同一人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SPSS V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方差分析(α=0.05),分析氧化锆含量与样本透射率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2.1 样本的可见光光谱积分透射率(T%):见表1。每组内样本的透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七组之间的透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不同氧化锆含量的七组样本的透射率(,%)   分组(ZrO2 vol.%)  T  1(0)  0.406?0.014  2(2.5)  0.320?0.008  3(5.0)  0.245?0.008  4(7.5)  0.200?0.011  5(10.0)  0.148?0.013  6(20.0)  0.097?0.005  7(30.0)  0.058?0.001  方差分析  F=785.923,P<0.0012.2 不同氧化锆含量的七组样本的透射率:见图1。随氧化锆含量增加,透射率逐渐减小。氧化锆含量为0%~10%时,透射率的下降曲线近似于直线。氧化锆含量为10%~30%时,曲线较为平缓。随着波长的增大,样本的直接透射率有增大趋势。七组样本之间,随着氧化锆的含量增加,样本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的直线透射率逐渐减小。      图1 不同氧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