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工原理(完成版)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ISHOU UNIVERSITY 课程设计 题 目: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丙酮填料吸收塔设计 作 者: 黄怀志 学 号: 20144075005 所属学院: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 2014级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 彭清静 职 称: 教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6日 目录 概述 3 一 设计任务和操作条件 4 二 设计方案的确定 4 三 物料计算 5 四 吸收剂(水)的用量 6 五 塔底吸收液 6 六 操作线 6 七 塔径计算 7 八 填料层高度计算 10 九 填料层压降计算 13 十 填料吸收塔的附属设备 13 十一 主要符号说明 15 十二 参考文献 17 概述 在化工、炼油、医药、食品及环境保护等工业部门,塔设备是一种重要的单元操作设备。其作用实现气—液相或液—液相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相际间进行传质及传热的过程。它广泛用于蒸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塔设备的合理造型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塔设备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种形式,下面我们就填料塔展开叙述。 填料塔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压力降小,传质效率高,便于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对于热敏性及容易发泡的物料,更显出其优越性。过去,填料塔多推荐用于0.6∽0.7m以下的塔径。近年来,随着高效新型填料和其他高性能塔内件的开发,以及人们对填料流体力学、放大效应及传质机理的深入研究,使填料塔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气体吸收过程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板式塔和填料塔都可用于吸收过程,此次设计用填料塔作为吸收的主设备。 水吸收丙酮填料塔设计 一 设计任务和操作条件 混合气(空气、丙酮蒸气)处理量2400m3∕h; 进塔混合气含丙酮体积分数1.2%;密度近似空气;温度35℃; 操作压力为常压,101.3kpa 丙酮回收率90%; 气液平衡曲线t=15-45c 时lg=9.171-【2040(t+273)】 Kσ=1.795*10-3kmol/(m2*s*kPa);K=1.808x10-4m/s 二 设计方案的确定 (1)吸收工艺流程 采用常规逆流操作流程.流程如下: 流程说明:混合气体进入吸收塔,与水逆流接触后,得到净化气排放;吸收丙酮后的水,经取样计算其组分的量,若其值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则直接排入地沟,若不符合,待处理之后再排入地沟。 三 物料计算 (1)进塔混合气中各组分的量 近似取塔平均操作压力为101.3kPa,故: 混合气量=2400()×=94.96kmol∕h 混合气中丙酮量=94.96×0.012=1.14kmol∕h=1.14×58=66.09㎏∕h 查附录,35℃饱和水蒸气为5623.4Pa, 则相对湿度为90%的混合气中含水蒸气量= 5623.4x0.9/(101.3*103-0.9*5623.4)=0.0525kmol(水气)∕kmol(空气+丙酮) 混合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94.96x0.0525=4.98kmol∕h=4.98×18=89.73㎏∕h 混合气中空气量=94.96-1.14-4.98=88.84kmol∕h=88.84×29=2487㎏∕h (2)混合气进出塔(物质的量)组成 已知:y1=0.012,则 Y2=1.14x(1-0.9)/(88.84+4.98+1.14*(1-0.9))=0.00012 (3)混合气进出塔(物质的量比)组成 若将空气与水蒸气视为惰气,则 惰气量=88.87+4.98=93.85kmol∕h =2487+89.73=2576.7㎏∕h Y1=1.14/93.85=0.0121kmol(丙酮)∕kmol(惰气) Y2=1.14*(1-0.9)/88.87=0.00128kmol(丙酮)∕kmol(惰气) (4)出塔混合气量 出塔混合气量=88.87+1.14×0.1=88.98kmol∕h=2491.4㎏∕。 四 吸收剂(水)的用量 当=0.012,=0.0072,依下式式计算最小吸收剂用量。 Ls,minVb(Y1-Y2)/(X1-X2)=193.5kmol/h =1.1~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