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母亲》上课用ppt
既然全文重点是写“母亲是我的恩师”,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笔墨来写母亲与家人的相处? 教育有“言传”和“身教”两种,母亲是我的恩师,其言传主要体现在她对我的训导上,其身教则体现在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对“我”的影响,所以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是母亲对“我”的“身教”. 生活采真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 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 方面? 主题思想 课文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意。 九年的读书生活 (1-4) 母亲是 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 (5-12) 一、对“我”的管教: 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严厉责罚,正确教导。 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宽厚容忍,从不给人脸色看。 正直刚烈,从不受一点侮辱。 慈母给“我”的极大影响 (13) 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时。 我 的 母 亲 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慈母 严师 恩师 文章结构(板书) 拳拳慈母恩 我的母亲 胡 适 品味本文极有分寸的语言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品味语言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写作特点 将人物放置在特殊的环境中进行刻画。 母亲与我、母亲与哥嫂、母亲与家族,在不同的人物关系中展示母亲全面的性格。 在看似平实的叙述中对人物作了饱含深情的描写。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 母亲之花——康乃馨 知道吗?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母亲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我的母亲。(成吉思汗)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我们回忆母亲的时候。(莫泊桑) 经典 重温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我的母亲 胡 适 教学目标: 1、了解胡适其人其事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重点)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难点) 你知道作者其人其事吗? 有人说大陆有鲁迅,台湾有胡适。胡适深得蒋介石的赏识。胡适在台湾去世时,蒋介石亲手写下挽联: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还有人为胡适写下了这样的的墓志铭: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形骸终会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胡适与鲁迅 胡适与鲁迅相识北大,先是朋友,后来因为思想与政见的不同,导致他们最后分道扬镳。鲁迅当年骂胡适,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胡适则采取 “老僧不见不闻 ”的态度,不反击,不回应。鲁迅去世之后,胡适不仅没有说过一句恶话,相反还说了不少公道话。胡适曾在书信中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胡适有一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胡适还说过:“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