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众多跨界者能否撼动动力电池行业既有格局
众多跨界者能否撼动动力电池行业既有格局
链接:/news/113575.html
来源:新能源汽车舆情中心
众多跨界者能否撼动动力电池行业既有格局
掌控核心技术,已成为制造业界的共识。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风起云涌的今天,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之一,该领域一直是产业链企业的必争
之地。
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中,比亚迪、CATL、沃特玛、国轩高科、力神、比克、中航
锂电赫然在列,万向A123和哈光学也排在11、12位。比亚迪、宁德时代、沃特玛、国轩高科等仅仅四家企业的出货量
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比就接近70%。
可以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寡头垄断”的格局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以富士康、黑芝麻等企业为代表的跨界投资
者却也在该领域“磨刀霍霍”,大有来势汹汹、颠覆格局的“势头”。
搅局者还是颠覆者?跨界投资者又给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带来怎样的“刺激”?
新能源汽车网尝试解析,供业界评鉴。
跨界正当时
当今时代,跨界几乎已成为创新和颠覆的代名词,颠覆式创新或毁灭性创新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成功者
如董明珠牵手珠海银隆、黄宏生另起炉灶的南京金龙、中兴手机等,但失败者也不鲜见。
近期,乐视造车的疑云还未消散,又传出富士康、黑芝麻等传统企业进军新能源的消息。
不仅如此,今年第二季度以来,锂电池领域的投资热度大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余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
自建、增资的方式“下注”锂电池(及设备),其中不乏大胆跨界的“新兵”,锂电池俨然已成为资本的“狩猎场。
有业界人士分析,在新能源车政策多变,前景不明的情况下,转投锂电池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众多跨界者能否撼动动力电池行业既有格局
链接:/news/113575.html
来源:新能源汽车舆情中心
6月23日下午,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江苏昆山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部署,富士康将在昆山投资
建设光通讯连接模块/高速连接器、新能源车电池、智慧物联网科技新城、废弃物处置、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等7个
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50亿元,首期投资额超过80亿元。
此次投资项目中,新能源是重头戏。其中,腾翼新能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值得注
意的是,此前富士康联合腾讯、和谐汽车共同组建“和谐富腾”进入新能源车领域,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事件之后,
富士康高层表示今后将不再投资新能源车项目。只不过,不投资新能源车并不代表富士康退出了新能源车领域。今年
3月份,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富泰华以人民币10亿元,取得宁德时代约1.19%的股权。而此番昆山项目继续投资锂电池,
可以看到富士康已将投资的目光聚焦到了锂电池领域。放弃整车制造,从新能源车的产业链入手,进而分享新能源车
的红利。
黑芝麻在6月20日宣布拟与天臣新能源、大连智云自动化三方共同投资10亿元设立“天臣南方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专门从事锂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黑芝麻出资3亿元,持股比例30%。黑芝麻表示,此举是为拓宽经
营业务、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升盈利水平。
以水利水电自动化为主业的华自科技,于5月31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
式,拟以3.8亿元购买精实机电100%股权;特种纸生产企业凯恩股份对外透露,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标的资产初步确定
为深圳卓能新能源,而卓能新能源的主营产品为圆柱形锂电池。
那么,这些“新兵”加盟的背后动因何?
新能源汽车网认为:一方面,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遭遇利润天花板的企业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在自身行业中处于
龙头地位的佼佼者,如格力电器、中兴手机等;另一方面,虽说国内锂电池企业已超过200家,但是低端产能过剩,高
端产能不足的锂电池行业现状,和2020年国内200万辆新能源车的销量对高端动力锂电池的市场需求,使很多“新兵
”嗅到了机会。
胜败众评说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近日公开表示,“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经过
多年的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取得长足发展进步,但仍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需求,尤其在基础关键材料,
系统集成技术、制造装备和工艺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方建华对新能源汽车网表示,“今年底,动力电池产能可
能接近200GWh,而市场需求不到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