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通络痹方临床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通络痹方临床应用

宣通络痹方临床应用  【关键词】 宣通络,痹方 宣可去壅,通可去滞,宣通络痹方是师法叶氏,参以个人长期临证心得,针对正气为邪气所阻,脉络郁滞壅闭导致的多种病证,扼守病机,依法遣药而创制的。验之于实践,所向多利。故公诸同好,并祈雅正。 1 宣通络痹方的组成、适应证及加减法 1.1 组成 本方由钩藤、桂枝、桑枝、白芍、丹皮、独活、牛膝、僵蚕、贝母、甘草等十味药物组成基本方。 1.2 适应证 本方适应于多种病因,致使人体脉络壅滞痹阻而产生的病证,如痹证、历节病、痿证、口不能张……等。 1.3 加减法 风甚者加天麻;寒甚者重用桂枝、独活;湿甚者加薏苡仁、木瓜;热甚者去独活,加生地、知母、忍冬藤;湿热甚者合四妙丸;瘀血甚者以赤芍易白芍,加川芎、桃仁、红花;痰甚者合二陈汤;虚甚者则按其所亏,随证配备补益之方药以应之。 2 临床应用 2.1 痹证 2.1.1 热痹 患者,男,60岁,退休干部。1988年1月22日初诊。 主诉:膝、踝、跖趾关节肿痛1年半。 现病史:1986年8月,右膝、踝及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灼热疼痛,蔓及大腿,住眉山县人民医院治疗,依赖激素类药物控制症状,药停则症发,反复不已。今由人搀扶并拄杖来我院就诊。 现在症:右第一跖趾关节及左外踝红肿,灼热而剧痛,痛不可触,跛行且艰,面红,心烦,舌红苔白,唇青紫,脉弦细略数。 辨证:阴虚内热,精血不足,筋骨失濡,湿热、痰、瘀痹阻脉络。 诊断:热痹。 治则:养阴泄热,除湿化痰,活血散瘀,宣通络痹。 方药:宣通络痹方加味。 钩藤25g(后下),桂枝12g,炒桑枝30g,赤芍12g,丹皮12g,独活12g,川牛膝15g,僵蚕15g,忍冬藤15g,生地12g,川芎15g,浙贝母6g,薏苡仁18g,甘草3g。2剂,水煎,日服3次。 医嘱:(1)停服激素类药物;(2)忌食豆花、酒、醪等滋湿助热之品。 1988年1月27日二诊。 上症显减,痛已不甚,灼热已退,红肿渐消,惟关节略感不利,舌脉如前。 效不更方,宗上法续服,至2月9日,症情基本控制。为巩固疗效,续用上方,同时配服六味地黄丸(成药),到5月17日止,共用药38剂,诸症消失,遂告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2.1.2 着痹 患者,女,10岁,学生。1989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右手腕肿硬强痛,不能活动已1年。 现病史:1988年4月17日,右手腕背桡侧疼痛,渐渐肿硬,腕关节活动受限,经中、西医,骨伤科医治无效,又采用抽液及强的松龙局部封闭等法,均不见功。方来我院就诊。 现在症:右腕背自桡骨关上至阳溪及第一、二掌骨交会处肿硬强痛,腕关节活动面极小(几乎不能活动),舌正苔微黄,脉弦。 辨证:风湿、痰、瘀痹阻脉络。 诊断:着痹 治则:祛风除湿,豁痰化瘀,宣通络痹。 方药:宣通络痹方加减 钩藤20g(后下),桂枝10g,炒桑枝24g,白芍12g,丹皮10g,独活12g,僵蚕12g,忍冬藤15g,防己10g,浙贝母6g,桃仁12g,薏苡仁15g,甘草3g,水煎,日服3次。 服上方至5月3日,尽药4剂。症情显著好转,肿硬渐消而痛大减,腕关节活动面加大,舌脉如前。宗上方续服,10天后,又进药5剂,腕部仅余小范围微肿,手腕上下翻动,左右横摇均有较大幅度之灵活面,并逐步上力。遂守方服至6月25日,总共用药31剂,药尽而腕部肿硬全消,腕关节活动较为自如,即告痊愈。 2.1.3 虚痹 患者,男,57岁,干部。1989年3月1日初诊。 主诉:右侧肢体麻木、疼痛、乏力已半年。 现病史:去年9月始,右手麻木不灵,难拳,活动乃痛,不可上抬摩耳,右足笨重,行动比左足慢半拍,右手足酸胀如作重活或行百里许之后,项背痛欲重力捶打。曾作一般外治法处理而未效。因病情日益加重,遂来我院诊治。 现在症:上诉症状仍见之而重,疼痛频发,手重于足,常失手碎物,写几个小字亦感无力,其症夜甚,烦躁,失眠(常可通宵达旦),舌暗红苔薄微黄,脉弦细。 辨证:肝肾亏损,精血不足,脑海、筋骨失养,风湿、痰、瘀痹阻络脉。 诊断:虚痹。 治则:滋养肝肾,祛风除湿,豁痰化瘀,宣通络痹。 方药:宣通络痹方加味。 钩藤25g(后下),桂枝12g,炒桑枝30g,白芍15g,丹皮12g,独活g,川牛膝15g,僵蚕15g,忍冬藤15g,生地12g,浙贝母6g,木瓜15g,甘草3g,水煎,日服3次。 服药至3月10日,进上方4剂后,症情显著好转,其痛已不显,手足均已上力,舌脉如前。效不更方,守方服至3月29日,共用药14剂,诸症悉除而精力充沛。随访多年,仍颖健潇洒,四肢灵捷。   按:痹者,痹阻不通之谓也。正气为邪气所阻,脏腑经络,不得畅达。多因正虚邪凑而然。痹之为证,非偏受一气而得,有风、寒、湿、热、痰、瘀等诸多因由,致病则又有阴阳、寒热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