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析中央沟区肿瘤对运动皮层功能影响.docVIP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析中央沟区肿瘤对运动皮层功能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析中央沟区肿瘤对运动皮层功能影响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析中央沟区肿瘤对运动皮层功能影响   作者:黄穗乔, 梁碧玲, 张嵘, 李勇, 钟镜联 【摘要】 【目的】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方法探索中央沟区肿瘤对运动皮层的影响。【方法】 46例颅内中央沟区肿瘤完成了常规和fMRI检查,包括转移瘤10例、胶质瘤19例、脑膜瘤8例、动静脉畸形3例、血管瘤4例、蛛网膜囊肿2例。15例正常人共完成22次手运动fMRI作为对照组。fMRI扫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加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手运动任务采用组块设计方法,五指对掌开合,频率为1~2 Hz。【结果】 肿瘤距同侧SM1 1 cm以内对SM1的影响比距1 cm以上者明显,肿瘤同侧SM1激活率低,但对侧SM1及其他非主要运动区激活出现率差别不大。距同侧SM1 2 cm内的恶性肿瘤对SM1影响比良性肿瘤明显,SM1激活率低,且对侧SMA、CMA激活率升高。与正常组的比较亦显示出距SM1 2 cm内的恶性肿瘤对SM1激活影响明显,SM1激活率明显减低。【结论】 中央沟区肿瘤对运动皮层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肿瘤距同侧SM1的距离和肿瘤的良恶性,其影响以同侧SM1激活减低为主,恶性肿瘤可见对侧SMA、CMA激活代偿增加 【关键词】 肿瘤; 运动皮层;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颅内肿瘤的外科治疗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同时又不损伤重要的脑功能结构,尤其是运动功能皮层(motor cortex)。运动功能皮层位于中央前回,与感觉皮层(中央后回)密切联系,两者统称为主要感觉运动皮层(sensorimotor cortex, SM1)[1,2]。位于中央沟附近的脑内、外占位性病变会对SM1产生影响,因此,在手术之前,明确这些影响对手术有着重要意义。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既能显示运动皮层又能显示肿瘤本身,因此是评价肿瘤对功能皮层影响的良好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变组 从2003年10月~2006年7月对46例颅内近中央沟区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了fMRI检查,包括转移瘤10例、胶质瘤19例、脑膜瘤8例、动静脉畸形3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及蛛网膜囊肿2例。病变患者年龄、性别、部位、良恶性及手术情况见表1。在恶性病变中,10例为转移瘤,其原发病灶为肝癌1例、乳腺癌1例、鼻咽癌1例,其余均来自肺癌。胶质瘤中,按WHO病理分型分级,Ⅰ~Ⅱ级归于良性组,Ⅲ~Ⅳ级归入恶性组。 1.1.2 正常对照组 15例,均为右利手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5~69岁,平均48.6岁。左、右手运动共完成22次手运动fMRI检查。 1.2 成像设备 成像设备为Philips公司Intera master 1.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梯度场强度为30 mT/m。梯度切换率为150 mT/(m·s),采用标准正交头颅线圈或多通道相控阵头颅线圈。 1.3 检查方法 1.3.1 常规扫描 包括T1加权(T1-weighted imaging,T1-WI)平扫和增强扫描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T2加权(T2-weighted imaging, T2WI)横断面;FLAIR序列横断面。扫描层厚均为5 mm,层距为0.5 mm,横断面以听眦线为基线,共20层。冠状面以垂直听眦线为基线,共12层。增强所用造影剂为Gd-DTPA,剂量按0.1~0.2 mmol/kg静脉给药。 1.3.2 功能MRI(fMRI)扫描 采用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 EPI)加快速梯度回波(fast field echo, FFE)序列,扫描参数:TR=3000 ms,TE=150 ms,Flip角为90°,视野(FOV)为230×230,采样距阵为96×96,重建距阵为128×128。层厚为4 mm,层距为0。以平行于胼胝体前,后联合的连线为基线,共16层,上缘完全包括额、顶叶皮层,下缘到小脑幕水平。 1.3.3 高分辩T1WI扫描 以与fMRI相同的层厚、层距、视野、基线和层数获得标准高分辩T1WI像。 1.4 手运动任务设计和图像采集 采用组块设计方法,手运动用五指对掌开合的方式进行。手运动频率为1~2 Hz。图像采集以静止-运动的方式交替进行,共80个动态,1280幅图。 1.5 图像后处理 包括以下步骤:①确定数据处理范围;②头动校准及图像空间平滑;③图像的时间平滑;④激活区像素最小值设定;⑤ Z值阈值设定;⑥Z-score图与高分辩T1WI图融合。 1.6 fMRI图像的研究内容 1.6.1 对照组 ①观察SM1激活的位置、形态、分布并计算手运动的对侧、同侧SM1激活的出现率。②观察双侧运动前区( prem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